揭秘黄姚古镇:千年隐秘仙境,5A景区背后的惊人传奇!
想象一下,漫步在青石古街,感受千年历史的呼吸——黄姚古镇就藏在中国昭平县东北部,距贺州市区仅40公里,这片3.2平方公里的景区完美融合岭南文化与喀斯特山水,等你来探索!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冬干春湿,夏涝秋旱。古镇坐拥岩溶洼地,以石灰岩为主的峰林槽谷地貌,石山奇崛,姚江、小珠江、兴宁河蜿蜒穿行,点缀古木翠竹。发祥于宋朝,兴盛于明万历,鼎盛于清乾隆时期,它以岩溶山水、龙文化、明清建筑和革命史迹闻名,必看景点包括青石古街、带龙桥、兴宁庙等,每一处都藏着故事。
2007年,它获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09年成为国家4A景区;2020年跻身4A景区品牌榜第2位;2022年正式升格5A级——荣誉等身,魅力无限!
历史沿革“黄姚”由来
黄姚古镇以汉、壮、瑶族为主,其名称起源充满谜团。
一说以黄、姚二姓命名,但如今古镇无姚姓,黄姓也非大族。最早定居者是元朝客家人,土著以陶、何姓为主,黄姚二姓明初才出现,与千年历史不符,且无显赫人物,因此说法存疑。
二说源于宋朝。当时岭南为壮族先民与瑶族共居,宋将杨文广平乱至此时,逢春雨姚江水黄如龙,惊呼“黄姚之水”,地名由此演绎。
三说民间传为黄姓瑶族居所,称“黄瑶”,后改谐音“姚”避歧视。
古镇发展宋代
宋代先民在此繁衍,汉人南迁定居。依托梧州市——通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及珠三角的咽喉,古镇初具雏形。
明朝明万历年间,瑶壮起义频发,如黎天龙抗明。战后东迁壮族“狼兵”屯垦,与当地融合。明成化六年,朝廷平乱后实施安抚政策,屯兵驻守,社会渐稳。
清朝清康熙帝时快速发展,乾隆初期规模大成。姚江水运发达,成商贸枢纽,外来人口涌入,商业手工业兴盛,迎来鼎盛。但咸丰后姚江水量减,运输衰,经济下滑,加之战乱,古镇渐衰。
通过梧州市经桂江转运,古镇在移民与土著融合中成长,中原文化与傣族民族交流深化。
近代
1937-1945年,成为敌后根据地,何香凝、梁漱溟、欧阳予倩等避难于此,宣传抗日。1945年中共广西工委迁至,成为革命摇篮。
现代改革开放后重生。现有九大姓祠堂,三十姓居民,各族融合,壮族虽少但习近汉。革命遗址如工委旧址、艺术馆、名人故居保存完好,见证历史。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三省交界处。坐标东经110°34′-110°19′,北纬23°29′-24°24′,毗邻钟山、苍梧等地,交通便利,四周为巩桥乡。
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夏分明,年均温19.8℃,降水2000-2200毫米,春夏多雨,冬季温和,风速小,宜人宜居。
地质地貌喀斯特地貌突出,岩溶洼地、峰林槽谷,石灰岩为主,山峦起伏,奇石遍布,平均海拔100-200米,土壤肥沃,稻田广布。
水文处桂江中游,姚江、珠江、兴宁河汇流,地下水丰富,石泉清澈,有昭平最大水库周家水库。
生物多样性古树名木丰富,七种古榕如龙门榕、龙爪榕,500年历史;龙鳞树、香樟木等,生态多样。
建筑特征由龙畔街、中兴街、商业街组成防御体系,300多幢明清建筑,1.6万平方米,8条石板街全长10公里,山水桥亭联匾相映,岭南景观独特。
建筑材料大砖黑瓦,墙厚防御强。利用本地石头与夯土砌墙,瓦顶耐用,适应喀斯特环境。
建筑风格古民居实用与艺术结合,九宫八卦布局,依山抱水。门楼如东门楼、带龙楼形成边界,防御设计精湛。亲水文化显著,沿水而居便利生活。房高窗小防洪避暑,青石板街技艺精湛,商贸悠久。15座石桥形式多样,亭桥一体,“龙”文化深厚,誉为“石桥博物馆”。
主要景点资源丰富:建筑景观、红色景点、自然景观交织,体现“有山有水有桥有亭有联有匾”的特色。
青石古街清顺治修,八条主街三千米,排水道巧妙,“丁”字形交界寓意吉祥,匠人智慧绝伦。
安乐街中部繁华街,清爱新觉罗·颙琰时商贸中心,铺面林立,热闹非凡。
带龙桥明万历四年建,最大阶梯式石拱桥,铁铆石制,水旱两通,传说引龙气,科学与美并存。
兴宁庙明末建,清乾隆重修,供奉真武大帝,亭匾“且坐喫茶”为名匾,文化深厚。
东门楼清初建,乾隆重修,防御强,保存完好,是贺州唯一元代建筑,古道必经。
古戏台明嘉靖三年建,亭阁式结构,匾联丰富,振声水缸设计妙,桂剧、彩调剧上演,欧阳予倩曾演出,1983年定为县保。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抗战时期领导机关,1945年迁至宝珠观,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板图文并茂,电子互动屏生动。
《广西日报》昭平版旧址1944年桂林沦陷后创办,进步报纸,1945年迁麦家庄,见证历史。
钱兴烈士广场纪念中共党员钱兴,1986年建塑像,广场缅怀先烈,革命精神永存。
文化活动正月初二舞鱼龙节舞鱼龙节,明清兴起,村民自发组织,穿蚌壳武将服,舞龙狮灯笼,巡街祈福,爆竹声声,求平安丰收。
三月三歌圩节壮族传统,祭祀祖先,道教真武大帝寿诞,庙会隆重,金粉神像高大,2014年列非遗。
七月十四柚子灯节中元节放柚子灯,祭祀河神祖先,寓意保佑。灯头灯尾设计巧,放灯两夜后“吃青”祛病,2010年成非遗。
其他看点景区古树龙爪榕850年历史,枝干如龙爪垂落,气根缠绕,生机勃勃,镇中最老榕树。
睡仙榕500年树龄,传说八仙吕洞宾醉卧成形,倒卧状独特,仙气缭绕。
夫妻榕300年树龄,两榕相偎如夫妻,罕见变色榕,叶色预天气,智慧自然。
开发与保护开发90年代旅游开发,自然人文吸引游客。1995年列省级名胜区,1999年公司成立,获资金1800万。港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播后声名鹊起。
2011年贺州政府推进名镇建设,2012年编制策划,2015年成立产业区,2016-2017年入选特色小镇,建花海剧院。2007-2019年游客增20%,消费增30%,2019年接待122万人次,消费8.21亿。
修缮古建筑,美化夜景,开发“夜游黄姚”。石板街商贸旺,安乐街卖豆豉、辣椒酱,鲤鱼街餐馆特产,新兴街客栈品茶。
利用民俗节庆如舞鱼龙、庙会、取水节、柚子灯节吸引客群。宗教文化开发登山项目,自然人文协调。
保护
1983年古戏台县保。1994年起文物部门保护戏台、文明阁等,2000年扩护龙桥等。2003年县政府管理办法,列绝对保护区。
2007年列国家级名镇。2008年编制保护规划,2017年《贺州市黄姚古镇保护条例》实施,广西首部古镇法规,科学规划保护。
2018年总规修编,2019-2021年调研整治,全方位保护,成效显著。
相关文化文学作品古诗现代诗
“别说我们住厌了旧村庄……别了,黄姚——我们避难时的保姆……”(高士其《别了·黄姚》选段),1945年离别诗,深情告别。
楹联牌匾楹联石刻反映民俗,牌匾记载历史,如光绪帝“圣旨”、“模范长留”、“且坐喫茶”等名匾,186首诗篇197副楹联,文化瑰宝。
黄姚影视成为创作基地,2017春晚广告《包住》在此拍摄。影片《面纱》及《夺宝英雄》《茶是故乡浓》等多部影视取景,助力旅游发展。
重要事件1983年县保。1994年区保。1995年省级名胜。2001年示范项目。2003年景区成立。2005年“最具价值古城镇”。2006年“外国人50去处”。2007年名镇。2009年4A。2010年旅游名镇。2011年“最美十大古镇”。2013年CNN“最美水乡”。2017年特色小镇。2019年华侨基地。2022年5A。2025年品牌百强。
快来计划你的旅程,亲身体验这座千年古镇的魔法吧!探索青石街、感受文化节庆,每一刻都值得珍藏。
参考资料 >
概况.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喜讯!黄姚古镇入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示名录!.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门票预订.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游客须知.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12家旅游景区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5-13
焦作三景区入选全国AAAAA景区百强品牌.光明网.2025-04-16
【文化中国行】踏古色青石 寻千年古镇.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人民政府.2025-07-04
看高质效检察履职实践.今日头条.2025-07-04
广西保存最好的古镇——昭平黄姚古镇.中国地情网.2023-05-13
兴宁庙.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青石古街.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安乐街.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带龙桥.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东门楼.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之梦境家园:昭平县黄姚古镇.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7
古戏台.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广西日报(昭平版)旧址.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钱兴烈士广场.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鱼龙节.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三月三歌圩节.黄姚古镇官网.极2023-05-13
柚子灯节.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黄姚古镇.中国国家地理网.2023-05-13
龙爪榕.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睡仙榕.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夫妻榕.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美滋美味.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古镇:保护生态 留住乡愁.中国网.2023-05-13
高士其:身残志坚 谱写动人红色篇章.广西贺州市人民政府.2023-05-13
黄姚影视.黄姚古镇官网.2023-05-13
全国84 !黄姚古镇再次上榜.....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