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更名:“马关县八寨两级小学校”。 2004年教育综合改革“八寨镇中心学校”迁设于马关县第二中学后,学校更名为“八寨村中心学校”成为独立学校。 2009年十月“八寨镇中心学校”从马关县第二中学分设出来,行政办公地设于八寨村中心学校,同时将“八寨村中心学校”更名为“八寨镇中心学校”。
历史沿革
自公元111年(汉元鼎六年)刘彻始经两汉,晋朝随唐至宗均有志载。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阿雅(八寨)世袭土司龙者宁入贡进京,钦赐贮纱绽,加四品服色。至此马关属八寨长官司直隶省部政使,1516年(明万历四十三年)阿雅土司传至二十六代龙上登(八寨王)受父命进京承职遍访名宿,归而学文大进,回阿雅始兴学校。1734年(雍正十二年)知府宫尔劝知县曹国弼设书院三间,称为“义学”。
1913年总团袁子昌应乡老之求,创办男女学堂各一所;1918年两校合并至三圣宫。1925年更名:“马关县八寨两级小学校”。1928年,李星阶与中共地下党领导人李国定取得联系,并聘其任教,并宣传革命,组织群众,播下革命的种子。成为马关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诞辰地。1950年,在党的领导下八寨小学得以恢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实践、政策指导下,学校发展更为迅速,教育质量逐步上升,学校面貌欣欣向荣。成为“镇中心学校”并管辖八寨片区各个校点。2010年学校校点布局优化调整后,学校班级增至24个教学班,教师58人,学生846人,辖区学校9所。
学校荣誉
2010年,全乡7—12周岁正常适龄儿童有589人,入学率为99.83%;历年来,八寨镇中心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重,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的基本原则;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曾被评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甲级校园”、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省级“绿色学校”、州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多次受州县表彰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党支部学校少先队工作多次被州、县团委评为“先进集体”,同时还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文明雏鹰假日小队”称号。在教育教学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受到各级表彰的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