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硚口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总面积1.7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52年,成立利济、三曙、老官、宝庆、宝善、关帝、存仁、板厂、石码头9个街道人民政府。
1954年,改为街道办事处。
1958年7月至1959年9月,9个街道相应改建为利济、宝善、邵阳市3个街道。
1960年5月,利济、宝善、宝庆3个街道改为3个分社。
1961年6月,恢复设立利济、三曙、宝庆、石码头、关帝5个街道。
1969年,改为街道革命领导小组。
1971年,改名为江汉桥街、红政街、大寨街、大庆街、红路街5个街道革命领导小组。
1972年11月,行政街道恢复原来街名,同时大寨街并入大庆市街,江汉桥、红政、大庆、红路街相应改名为利济、三曙、宝庆、新安4个街革命委员会。
1978年9月,恢改为利济、三曙、邵阳市、新安4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7月,原利济街办事处、三曙街办事处、宝庆街办事处、新安街办事处合并为汉正街道。
位置境域
汉正街道地处硚口区东部,东以自新巷、横堤上街与江汉区满春街道分界,南临汉水,西至武胜路与汉中街道接壤,北抵中山大道与六角亭街道相连,东西最大距离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汉正街道辖五彩、宝庆、永宁、板厂、紫阳、石码、艺和、新安、大新、全新、药王、延寿、多福、三曙、安善、燕山、永茂、旌德县、永庆、利济、共和、万安、存仁、红燕、小新、竹牌26个社区,下设530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30日,汉正街道辖19个社区:石码社区、五彩社区、永宁社区、宝庆社区、红燕社区、利济社区、存仁社区、万安社区、竹牌社区、共和社区、燕山社区、旌德社区、永茂社区、永庆社区、新安社区、多福社区、全新社区、药王社区、大新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五彩社区沿河大道188号。
人口
2010年,汉正街道总人口有113975人。
截至2011年末,汉正街道城镇常住人口7.93万人;另有流动人口84240人。总人口(含流动人口)中,男性8.244万人,占50.4%;女性8.11万人,占49.6%;20岁以下31072人,占19%;21—40岁45790人,占28%;41—59岁5.07万人,占31%;60岁以上35977人,占22%;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7925人。
经济
2011年,汉正街道税收完成3.11亿元。
截至2011年末,汉正街道有个体经营户19000人;全年社会商品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市场年税收近4亿元;经营品种覆盖服装、副食、家电、鞋类、日化、箱包等12个专业大类、30万种商品。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汉正街道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00余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7所,在校生3780人,专任教师300余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00余人,专任教师5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PERCENT。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汉正街道有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室26个;图书室26个、藏书4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汉正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家,其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有专业卫生人员50余人。
社会保障
2011年,汉正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428户,人数5286人,支出1645.82万元,比2010年下降12.7%,月人均248.43元,比2010年下降9.4%;城市医疗救助85人次,支出35.4万元,比2010年下降28.4%;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700人次,支出25万元,比2010年增长41.2%。
交通
地名由来
汉正街道因清康熙(1662年至1722年),曾在境内设立汉口巡检司,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即古汉口之正街,因而得名。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