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集中营
来源:互联网

S-21集中营(别名:第21号安全监狱,英文名:Security Prison 21、S-21),是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的一所监狱,由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于1975年建立,直属柬共中央和国防部的S-21管辖,监狱长为康克由,现为赤柬大屠杀博物馆。

S-21集中营的前身是吐斯维普雷高中,学校名称来自前皇家诺罗敦·西哈努克。1975年,吐斯维普雷高中被柬埔寨共产党改造成监狱和集体处决中心,并被重新命名为“第21号安全监狱”。1975年至1979年间,S-21集中营估计囚禁过14000至15000人,囚犯们在被审问后又被杀害。1979年1月7日,越南军队攻占金边,S-21集中营被发现,仅7名幸存者得到解救。1980年,S-21集中营被作为历史纪念馆重新开放,并命名为“赤柬大屠杀博物馆”。

S-21集中营有五栋建筑,其中四栋原本为教学楼,围绕庭院呈开放式矩形布局。A楼一层有一间教室被隔成两个房间,用于关押被控叛国的红色高棉高级官员。B楼、C楼和D楼的一层教室被砖石隔成单个尺寸为0.8米×2米的小牢房,二层用木材隔出同样规格的小牢房,关押单人。二层还设有大间牢房,可关押40至50名囚犯。2003年5月17日,由潘礼德导演的纪录片《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在法国上映。2008年2月,赤柬大屠杀博物馆被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09年7月31日,赤柬大屠杀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历史沿革

S-21集中营的前身是吐斯维普雷高中,学校名称来自前皇家诺罗敦·西哈努克,学校共有五栋建筑。

1975年,柬埔寨红色高棉攻占金边后,吐斯维普雷高中被柬埔寨共产党改造成监狱和集体处决中心,建筑物周围绕起带高压电的带刺铁丝网,原先的教室变成了一个个狭窄的拷问所,所有的窗户都被用铁条覆盖并绕上电线,并被重新命名为“第21号安全监狱”。

1975年至1979年间,S-21集中营估计囚禁过14000至15000人(部份人相信总数超过20000人),他们在被审问后又被杀害,最后只留下了奄奄一息的12人。

1979年1月7日,S-21集中营被攻陷柬埔寨金边的越南军队发现。1980年,S-21集中营被作为历史纪念重新开放,命名为“赤柬大屠杀博物馆”,用于怀念被柬埔寨共产党政权有计划杀害的人。该纪念馆对公众开放,平均每天接受50次访问。

布局

在改建为监狱之前,S-21集中营所在场地原本是两所学校——吐斯廉小学和吐斯维普雷高中,其中吐斯维普雷高中占地面积为600米×400米。学校共有五栋建筑,其中四栋为教学楼,围绕庭院呈开放式矩形布局。红色高棉政权将原本的教室改造成牢房与刑讯室,整个建筑群外围围有带电铁丝网,部分建筑的开放式走廊也被铁丝网封闭。

A楼

A楼一层有一间教室被隔成两个房间,主要关押高级官员,他们多被关在单人牢房内,并被铁链锁在铁床上。

B楼

B楼一层教室被砖石隔成单个尺寸为0.8米×2米的小牢房,二层则用木材隔出同样规格的小牢房。二层还设有更大的房间,可关押40至50名囚犯。截至2025年9月,S-21集中营原有牢房被拆除,腾出空间用于展出数千名在S-21遇难的酷刑受害者照片。照片中许多人面容憔悴、身上带有伤痕,人们能从这些影像中看到囚犯绝望悲伤的眼神,以及儿童无助的目光。

C楼

C楼一层教室被砖石隔成单个尺寸为0.8米×2米的小牢房,二层则用木材隔出同样规格的小牢房,用于关押囚犯家属。由于囚犯过度拥挤且设施卫生条件极差,S-21内许多在押人员可能死于疾病。二层还设有更大的房间,可关押40至50名囚犯。

D楼

这是距离入口最远的一栋建筑,一层教室被砖石隔成单个尺寸为0.8米×2米的小牢房,二层则用木材隔出同样规格的小牢房,二层还设有更大的房间,可关押40至50名囚犯。截至2025年9月,馆内陈列着S-21审讯人员曾使用的刑具。

S-21集中营庭院

截至2025年9月,S-21集中营庭院为纪念馆庭院,白色长方形混凝土墓穴象征着在该遗址发现的最后 14 名酷刑受害者。墓穴旁矗立着一个绞架 —— 其前身是学校的游乐设施,长果木棉政权曾在绞架下方放置大型传统水缸,用于刑讯逼供囚犯。

相关历史

日常生活

S-21集中营中的生活被描述为“极端血腥恐怖”。囚犯到达集中营后,犯人们先要被照像存档。之后,他们被强制脱去所有衣服并去除所有可能的自杀物后,被带去没人的小房间,其中要用脚镣手铐拷在墙上的犯人会被带往更小的牢房。那些被带往稍大的牢房的犯人,所有人被铐在同一根大长铁条上。犯人必须睡在冰冷的地面,没有被褥,睡觉时也是被铐着的。被囚禁者每天只能喝两勺水一般的粥,幸存者之一宗梅回忆,他饥饿难耐,会吃窜进他牢房里的老鼠。一个小弹药箱用作囚犯厕所,如果尿液溅到地板上,囚犯要舔干净。

S-21集中营中的任何犯人不服从会遭到毒打,犯人的每个行动都必须由守卫批准。同时,集中营的健康问题很严重,犯人非常容易患上皮肤病、虱和其他疾病,并且基本上不会得到任何治疗。集中营的医生并不会为囚犯治病,他们的职责是保证犯人能够继续被审问。

刑讯屠杀

S-21集中营的审问系统是用来让抓获的犯人承认有罪用的,犯人们会遭受电击、热烙、悬挂或其他残酷的刑讯审问, 很多犯人受不住酷刑而死亡,但红色高棉会避免犯人过快死亡,以便通过刑讯使犯人招供。

据估计,S-21集中营中的犯人绝大部分是无罪的,犯人招认完全是酷刑所致,酷刑甚至会让意志最坚强的犯人招供。审问过后,犯人们以及他们的家人会被带往距离金边市中心15公里远的琼邑克灭绝中心予以屠杀,屠杀工具有铁棒、镐,弯刀或其他工具。在超过15000名的犯人中,只有7人从该集中营幸存。1979年,越南军队进攻柬埔寨,临近金边时,波尔布特要求S-21的赤柬人员尽快处决此七人,处决日期定于1979年1月7日下午2时,但在当日上午8时,越军士兵攻入金边,此七人得到解救。

受害者统计

S-21集中营在被柬埔寨红色高棉改造完之初,专门关押“高级”犯人,先是前政权高官和外国人,然后是知书识礼的知识分子,之后是红色高棉的“内奸”“叛徒”“间谍”“异己分子”等等。S-21集中营有帐可查的,总共关押过10,499个成人和大约2,000个儿童,最后只留下了奄奄一息的12人。

另一种说法,据估计,1975年至1979年间,S-21集中营囚禁过14000至15000人(部份人相信总数超过20000人),其中大部分是柬埔寨人,他们被从柬埔寨全国选送而来,通常曾经是红色高棉政权的党员或士兵,罪名通常是叛国或通敌。此外,在此被杀害的也有其他国家的人,已知的包括京族、泰国人、巴基斯坦人、老挝人、印度人、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新西兰人和澳大利亚人。犯人的全家(包括妇女、儿童和婴儿)经常被一起审问后带往Choeung Ek灭绝中心加以杀害。

相关人物

工作人员

监狱长

康克由(外文名:Kaing Guek Eav),别名“杜赫”,1942年11月17日出生,S-21集中营监狱长。他原是一名数学教师,后来成为红色高棉一号领导人波尔布特的贴身工作人员并开始管理被称为S-21的吐斯廉(Tuol Sleng)监狱。他建立了全套的犯人管理体系,包括为收押的每个犯人编制档案、编号、审讯记录、自我交代材料、照片等,按时按量地把被害者送到杀人场,甚至把卫兵随时强奸女犯的惯例“整改”为制度性强奸。他还从待处决的10到15岁的“囚犯子女”中,甄别出有“改造”可能的,将他们训练成自己的帮凶。红色高棉政权倒台以后,康克由逃往柬泰边境,后在一个美国救援组织工作,学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后重新当了老师。1999年皈依雅威,成为一个天主教徒。同年,他被捕待审。

2008年联合国柬埔寨共同组建的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康克由面临种族灭绝罪指控。2009年2约17日,由联合国和柬埔寨共同组建的红色高棉特别法庭,在金边开庭审判康克由。2010年7月26日,由联合国倡议成立的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宣布,以谋杀、虐待、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等罪名判处康克由35年监禁。2012年,杜赫上诉并辩解自己只是听从了红色高棉政权高级领导人的命令。2012年2月3日,柬埔寨审判红色高棉特别法庭驳回了康克由的上诉,并计划对其原判35年的监禁改为无期徒刑。2020年8月31日,康克由在监狱中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在被送入柬埔寨苏联友谊医院之后,于2020年9月2日去世,终年77岁。

其他工作人员

S-21集中营有1720名工作人员,其中约300人是官员、内部劳力和审问员,其余的1400人是一般工作人员。

幸存者

截至 2016 年,S-21集中营的7名幸存者中仅有 4 人在世:宗梅(Chum Mey)、布孟 (Bou Meng)、农占帕尔(Norng Chanphal),以及农占帕尔当时尚为孩童的弟弟农占利(Norng Chanly)。另有两名幸存儿童据信仍在世,但由于红色高棉垮台后他们被送往孤儿院,其姓名已无从考证。

万纳(Vann Nath)

Vann Nath是S-21集中营7名幸存者之一,她是一名画家,1978年2月, Vann Nath被从问讯室押往工厂,开始绘画,画各位红色高棉领导,包括波尔布特。Vann Nath参与过两部柬埔寨大屠杀的记录片制作。其中一部是《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Vann Nath移民其他国家后,画了很多关于赤柬人员折磨囚犯的方法的油画,并将这些油画送回S-21博物馆内,博物馆内的油画,都是出自她之手。

宗梅(Chum Mey)

宗梅被捕之前作为技工一直为红色高棉政府工作。1978年10月28日,他突然被捕,并且直接被带到S-21集中营,原因不明。接下来的12天里,他一天三次被带出牢房,然后在其中一间审讯室里遭受酷刑。宗梅曾遭受过棍打、大脚趾被拔出、电击,宗梅的一只耳朵因电击失聪。被捕前,宗梅从未听说过中央情报局(美国烹饪学院),经历10天的折磨后,他被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是美国的秘密特工。被救后,宗梅从未找到自己当时的照片,只找到他的一份供认状和一份囚禁者名单,在他名字旁边写着:“暂时保留。”1979年1月7日,越南军队占领金边时,宗梅的妻子也还活着,越南军队占领金边导致S-21集中营陷入恐慌之中,守卫带着被囚禁者逃往郊区等待上级命令,此时,宗梅与其妻还有他们的新生儿得以重聚,最后,只有宗梅在红色高棉与越南军队交战中幸存下来,后再婚成立新的家庭。截至2015年8月,宗梅83岁。

布孟(Bou Meng)

布孟,被捕前是红色高棉政权的拥护者,职业是一名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早期的宣传海报。,1977年8月16日,布孟和妻子马云(Ma Yoeun)被捕,布孟夫妇一到S-21集中营就被分开了。布孟经历了被不停地逼供和拷打,经过数月的审问,布孟屈服并提供了假坦白,承认自己是中情局的一员,还供出其他“通敌者”。由于他的实用技能对红色高棉政权有帮助,他得以暂缓执行死刑。截至2015年8月,布孟74岁。

注:以上为部分列举

重要景观

纪念碑

2015年,人们为在S-21集中营内遇难的受害者竖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为非宗教性质,将所有已知受害者的姓名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纪念碑成为在S-21集中营中失去亲人的柬埔寨人缅怀逝者的场所。博物馆的参观者可在此处献花,以表达敬意。

白莲室

在柬埔寨文化中,莲花是和平的象征。“白莲室”建于2015年,旨在为参观者提供一处空间——在观看博物馆展览后,人们可在此静思或冥想,以平复情绪。这间带空调的房间内铺设着舒适的编织垫与靠垫,每天还会有两场由柬埔寨活态艺术的音乐家带来的演出,内容包括柬埔寨传统音乐与斯莫特吟唱。

访客室

该房间旨在向柬埔寨国民及外国参观者普及并宣传博物馆内收藏的经保护与数字化处理的档案资料及文献遗产。在这间带空调的房间内,设有一台65英寸平板触摸屏,参观者可通过该设备浏览档案网站,还能观看由博法纳中心制作的5部关于这些档案的教育视频。

遗产保护

赤柬大屠杀博物馆

1980年,S-21集中营被作为历史纪念重新开放,名为“赤柬大屠杀博物馆”,用于纪念被柬埔寨共产党政权有计划杀害的人们。该纪念馆对公众开放,平均每天接受50次访问。

博物馆申遗

2008年2月,赤柬大屠杀博物馆被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09年7月31日,赤柬大屠杀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相关文化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

铭记历史!柬埔寨红色高棉罪证遗址成功申遗.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7

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2025-09-07

审判红色高棉:康克由和他的集中营[组图].凤凰网.2023-12-09

审判红色高棉:康克由和他的集中营[组图].凤凰资讯.2025-09-06

[揭秘]审判红色高棉:康克由和他的集中营(二).网易.2025-09-06

审判红色高棉:康克由和他的集中营[组图].凤凰网.2025-09-06

审判红色高棉:康克由和他的集中营[组图].凤凰网.2025-09-06

History of the Museum.tuolsleng.gov.kh.2025-09-07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4-04-02

吐斯廉集中营幸存者的故事.中国日报网.2025-09-07

红色高棉前监狱负责人杜赫去世,终年77岁.澎湃新闻.2024-04-02

红色高棉监狱长获刑35年.新浪.2024-05-20

柬埔寨驳回红色高棉监狱长上诉 加判为无期.中新网.2024-05-20

[揭秘]审判红色高棉:康克由和他的集中营.网易.2025-09-07

吐斯廉集中营幸存者的故事.中国日报网.2025-09-07

吐斯廉集中营幸存者的故事.中国日报网.2025-09-07

Special Places.tuolsleng.gov.kh.2025-09-07

White Lotus Room.tuolsleng.gov.kh.2025-09-07

Visitor Room.tuolsleng.gov.kh.2025-09-07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