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
来源:互联网

《东方》是一部由唐国强、路奇、高升中执导,刘星担任编剧,唐国强、马晓伟、王伍福、卢奇、孙维民等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是电视连续剧《解放》的续集,真实地记录了共和国诞生之初国际国内的历史风云,展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蜕变。该剧讲述了解放舟山群岛、海南岛,抗美援朝、进疆、进藏,以及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订、毛泽东两次出访苏联等重大历史事件。该剧于2011年3月22日在CCTV-1首播,第二日便创下了37个城市黄金档收视第一的好成绩。2012年9月,获得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剧历时136天,使用群众演员30000多人次(有名姓演员564人),在海内外共16个城市取景,于2010年2月10日在圣彼得堡正式杀青。

剧情简介

1949年10月1日,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日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个小时后,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国民政府断交。相继,一些东欧国家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合法政府,新中国将以崭新的面貌站在世界的舞台之上。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上,夜空中他举目苍穹,心潮澎湃,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完成历史赋予他的光荣使命,一定会寻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一个古老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国站在世界的东方。

1949年的中国,百废待兴,军事上还有大半个中国没有解放,经济上一个经历了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深重压迫的中国已经到崩溃的边缘,政治上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联合打压新生的红色政权,国内资产阶级和各种反动势力利用各种形式向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发起挑战,在上海,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说,共产党不出三个月将红着进来黑着出去,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造谣言、煸动暴乱。

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几十年国内斗争经验,洞悉风云,一方面积极部署国内的军事斗争,一面在大上海市进行了一场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如何进行外交战线的斗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课题,苏联外交部为了庆祝约瑟夫·斯大林70寿辰,向毛泽东发出邀请,中国外交部向苏联发出照会,中国政府同意出席。帝国主义反动派得知毛泽东出国,一场隐蔽战线的斗争也随之展开。在周恩来等同志的精心安排下,敌人的阴谋被粉碎,毛泽东顺利到达苏联。

毛泽东到达苏联后,受到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苏共中央热情欢迎和周到接待。毛泽东在苏联期间,除了进行各种谈判、会见外,一刻不停地处理着国内各种事情,夜以继日,日理万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毛泽东在苏联斯大林别墅里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攻打海南省;批准西藏和平解放方案;驾驭上海的经济斗争。表现了毛泽东开国领袖的风采。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期间多次与苏共高层交锋,为新中国争取了尊严,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国际空间。

毛泽东回到国内,新中国形势依然严峻,反革命份子不甘心失败,很多地方发生反革命暴乱,中央决定镇压反革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世界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台湾海峡形势也出现了危机,美国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摇篮中的新中国在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摆在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摆在了刚刚站立起来的民族面前,战胜一个所谓的“联合国”军,需要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毛泽东知道,他第一需要的是敢于战胜任何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战胜的勇气。毛泽东决定出兵。一代军人纷纷请缨,几十万大军一起压向东北地区,一个民族还在百废待兴之时就承担起维护正义与和平的使命,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胸襟,也展示毛泽东的胆识与气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争,国内各种反动势力活动猖,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在滋生蔓延,帝国主义预言家,发出狂言,中国共产党无法建设新中国。毛泽东果断决定,枪毙刘青山、张子善。清理党内的肌体。1951年5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西藏自治区代表,并宣布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中国大陆除台湾外,完全解放。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

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央决定制定新宪法,毛泽东带写作班子来到杭州市,起草宪法。筹备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的日历在艰难地翻动,毛泽东在新中国的大地上游走,他下淮河,到黄河,渡长江,去工厂,访农民。为寻求一条社会主义道路殚精竭虑,鞠躬尽。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军队建设出现了很好的局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毛泽东为十大元帅授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1957年毛泽东第二次来到苏联。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中国代表团送给大会的礼物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模型,让世界震惊。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了中国留学生,说出了千古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新中国如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1·《东方》是《解放》的续篇,唐国强在拍摄《解放》时就尝试把这一部分内容放进去,但是最终没有。

2·剧组在杭州拍摄时,登报寻找“杭州女孩”参演。3·为了追求特别角度和最佳效果,单是主席趴在地上看地图这个动作,就来来回回拍了七八次,唐国强一直趴在地上来来回回表演。

4·该剧拍摄过程中每天中午,剧组工作人员全部就地在片场解决午饭——每人一盒泡面。

5·关于毛主席的书房,拍摄时搭的场景是请了专门的摄影师去中南海拍了照片后全部1∶1仿造出来的,价值2万元一天。

6·为了保持摄影棚内的干净,剧组特别下了命令,谁也不许在棚内抽烟、吃饭盒。只有“主席”可以在里面抽,但只限于拍戏时。非拍戏时间,就算是“主席”也得上外面抽去。

7·拍摄时连日的阴雨天气,令A组好几位主创人员都得了感冒,拍摄现场咳嗽声不断,他们用土法进行自我治疗——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再捂上被子发发汗。

8·这是唐国强第19次在影视剧中出演毛泽东一角。

9·全剧最艰苦的戏是在新疆拍完的两集,剧组整整拍了25天,动用群众演员5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演员达500多人,由于条件艰辛,整整四天,他们脚上的棉鞋就没干过。

10·《东方》是第一个进入克里姆林宫的中国剧组。

11·剧组在新疆拍戏时,因艳阳高照,雪原白得晃眼,片场人员顾不上全身防晒,戴上太阳镜,就投入工作,一天下来,每个人的脸都黑红黑红,摘下太阳镜,人人两个白眼圈,俨然成了“国宝大熊猫”。

12·为了演好林彪这一角色,由立平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着剧本,琢磨角色,有时把台词录在MP3里,在飞机上准备台词。为了更接近林彪的状态,必须在“瘦”上下功夫,有一天从早晨化妆到晚上戏拍完,他只喝了三包咖啡。

创作理念

该剧在创作过程中以“大事不虚”(史料准确)为基准,在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和进程的同时,围绕刻历史人物下一番功夫,做到“小事不拘”,采用散点式风格,以信仰贯穿全剧,以达到“形”散“神”不散的目的。

拍摄过程

《东方》于2009年3月24日经重大办审查通过。2009年9月28日在烟台市开机,剧组分AB两大组,分别由路奇和高升中率领,唐国强剧中“运筹帷幄”,A组转战烟台、青岛市长岛县上海市杭州市、横店、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莫斯科,B组转战烟台、重庆市、新疆、西藏、海南岛、丹东、哈尔滨,总计行程80000里,两组工作人员达380多人历时136天,于2010年2月10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杀青。全剧有名有姓的演员564人,动用群众演员30000多人次,整个拍摄期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作品评价

新浪娱乐:《东方》结构完整、细节生动、凝重而恢宏,崇高而纯净,坚韧不拔而曲折前行,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独特的叙事视野,所有情节都因毛主席、党中央这个决策中枢而发,主线清晰、形散神聚,副线时隐时现,是一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电视剧作品。

金华晚报:《东方》兼顾历史题材作品两个最普遍的切入点:揭秘与重读。充分、详实地展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将已经在荧屏上多次出现的很多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又做了更细致、更深层的挖掘,使得人们产生新鲜感。

甘肃日报:《东方》用全景式、大跨度的记录手法讴歌了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的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历程。该剧题材重大,构架宏伟,全面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率领中国人民历经国际国内一系列的历史考验,并取得胜利和成就的一页。全剧在人物塑造方面匠心独运,并善于运用矛盾冲突、细节刻画和精彩对白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成功塑造了一批典型人物。

京华时报:《东方》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共和国诞生之初的历史风云,不仅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选取有度,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的生活细节也拿捏得十分到位。

分集剧情

第1集

开国大典即将举行,中国国民党准备背水一战,打算派遣两百架飞机在开国大典时炮轰北京。中央军委收到消息后,为了安全起见,请示毛泽东,希望将开国大典延后。毛泽东坚持如期举行开国大典。

第2集

厦门市的作战室里,坐满了一个个惶恐不安的人,蒋介石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刚一就座,就开始训斥在场的上将军兵团司令官,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被解放军打的是一路溃退,南京、上海市杭州市接连失守。面对蒋介石的怒骂,汤恩伯等人都无言以对,只能将责任推给李宗仁,并趁机希望蒋介石复职。

第3集

刘明寰一入伍就被任命为师职干部,这让赵长龙等干部不服,于是就去找王恩茂理论,王震在门外听到他们的抱怨,很生气,进屋就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要他们不要忘记当年南泥湾的教训。赵长龙等人听完后,都无言以对。不久后,王震率领部队继续向新疆前进。蒋介石蒋经国毛人凤飞往重庆市

第4集

古正文为了不引起重庆地下党的注意,在街边和陈建平喝咖啡,游说陈建平供出与他联系的重庆地下党,陈建平巧妙周旋,最后跳楼自杀给重庆地下党暗号。一方面毛人凤为何时实施“破厂”计划犯愁,而另一方面,黄鹭与“老郑”取得了联系。

第5集

为了找机会逃跑,黄鹭假装屈服,带着张沉去抓人,趁着人多,黄鹭成功逃跑,躲到了海口市,与当地的同志蔡水根取得联系。得知黄鹭逃跑,毛人凤下令严查机场、码头、交通要道,而后一通电话,引起了古正文和毛人凤对宋世长的怀疑。躲藏起来的黄鹭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伤心欲绝。

第6集

“破厂”计划开始实施,重庆市顷刻间火光冲天,爆炸声不绝于耳。蒋介石准备离开重庆,在林园的书房里,蒋经国正在收拾东西,蒋介石从书桌上拿起一封毛泽东写给他的信,毛泽东的声音犹在耳边。放下信,他又拿起重庆谈判时和毛泽东的合影来端详,顿时感慨万千。

第7集

成都市陆大,蒋介石召见了刘、邓二人,对他们,蒋介石表现得十分客气,并希望依靠二人来守住川康,至于保卫成都的重任则交给胡宗南。刘、邓二人离开后,蒋介石邀胡宗南前往武侯祠,胡宗南以武侯祠为证,发誓自己身上的剑只为杀身成仁而用。

第8集

得知刘、邓二人到达彭县后,蒋介石顾祝同亲自前往,希望能说服刘、邓回来。刘、邓二人告诉顾祝同,他们不是反蒋,而是不愿看到四川省人民再受苦了,并向蒋介石开出了两个条件。听完顾祝同的回报,蒋介石后悔动手太晚。

第9集

毛泽东的火车终于到达了莫斯科。站台上早已站满了除约瑟夫·斯大林之外的所有苏联高级官员和将领,以及各国使节。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苏联红军元帅尼古拉·布尔加宁上前迎接毛泽东。在众人的带领下,毛泽东一行被带往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毛泽东。

第10集

古正文抓了王丽娜后,又抓了其丈夫方先生,为了引出更多在台湾活动反蒋势力,古正文放了王丽娜和被抓的两个学生。被抓后又被放出来的王丽娜觉得事有蹊跷,于是通知大家停止活动,可就在这时,一群中国国民党闯入,将他们全部捉拿。

第11集

上海市出现“粮食风波”,很多商人恶意囤积粮食,哄抬粮食价钱,陈毅电告周恩来请求东北地区支援。北京公安局侦查敌特的工作陷入了瓶颈,经杨奇清提醒,曹纯文意识到敌人可能并没有将钱寄到北京,而是寄往天津市等地。于是第二天,曹纯文就启程前往天津。

第12集

关于北京潜伏特务案子,公安部已经锁定了可疑目标,并派人潜入内部,等到时机成熟,将其一网打尽。约瑟夫·斯大林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和米高扬前去征询毛泽东关于中苏两国如何签约等问题的意见。毛泽东提出了三个方案供两人选择。

第13集

周恩来接到毛主席指示,准备启程去莫斯科。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也向国内发出进军西藏自治区改变路线的指示。谭冠三回到家后,见到早已等候多时的妻子,十分开心,可就在这时,突然接到连夜赶往重庆市的命令,谭冠三不得不再次转身离开。

第14集

在攻打海南省方面,叶剑英一行来到造船厂,船厂师傅向大家介绍了情况。面对机器过于老化,马力太小的问题,改造机帆船的计划陷入了困境。这时,洪学智带来了陈沂,针对目前的情况,陈沂提议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购买所需物资。

第15集

中苏两国代表在克里姆林宫进行了友好谈判。陈沂回到广州市,却没有买到所需的物资。因为中国国民党早已控制了港澳地区可能有的机器和船只厂商。没有物资,改造机帆船的计划再次陷入困境。正在众人感到为难时,前方传来消息,我军八名战士在海训时偶遇国民党军舰,随后成功击退敌人。

第16集

在毛泽东的再三邀请下,约瑟夫·斯大林同意参加中国驻苏大使馆的招待会。在台湾,蒋经国匆匆赶来,告诉蒋介石中苏签约的事情。虽然亡局已定,但仍一派从容的蒋介石表示毛泽东的确有过人之处。他还甚至表示,如果没有国共两党的问题,他十分愿意和毛泽东、周恩来结交。

第17集

毛泽东对松江省委负责人安排的“薄酒素菜”表示不满。毛泽东告诫众人不能浪费,更不能奢侈。在哈尔滨市逗留的毛泽东,特意去看望了抗联老兵,听着老兵讲述着过去,一想到无数牺牲的战士连姓名没能留下,毛泽东等人都感到痛惜。

第18集

在新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开始进行反攻,王震得知后,开展了新一轮的部署。在下马崖的生产点,叼羊大会正在举行,老百姓们正和战士们在一起同乐,可不远处一支带枪的队伍正悄悄地向他们靠近。伊吾县城,二连连长杨大发向团里打电话,可怎么也打不通,让人一查发现,电话线遭人破坏,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杨大发决定让几个生产点战士都撤回来,于是杨大发和几个排长分头通知各生产点。

第19集

蒋介石方面新的人事安排一出,白崇禧对蒋介石重用孙立人感到奇怪,何应钦告诉他,蒋介石对于孙立人是用而不是重用,对于用人,蒋介石一直是疑人也用,用了还疑。李四光到香港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蒋介石那里,于是质问毛人凤,既然明知他不愿来台为何还让他活着到香港,毛人凤无奈表示在船上无法动手。

第20集

西昌市城外,解放军各部队正向西昌外围的中国国民党阵地发起进攻。为了感谢齐白石赠送印章和画作,毛泽东特意设宴招待他和郭沫若。齐白石见到拿来的画,这才恍然大悟,这画是当日自己用来包印章的废品,毛泽东还将它装裱了起来。

第21集

在西北,习仲勋准备前往各乡各村去了解一下农民兄弟还有什么难处需要帮忙解决的。得知习仲勋要来,渭河平原某县的县长开始张罗着隆重的欢迎仪式。可就在他亲自检查排练时,蛤蟆沟村村长告诉他习仲勋已经到村子里了。

第22集

毛泽东致电刘亚楼,询问第一支空军部队的筹备情况。柯克一直留在台湾,希望中国国民党出兵朝鲜,但是蒋介石迟迟不肯给予明确答复。毛泽东特意找来海陆空三位将军,向他们了解三军目前的情况和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

第23集

对于蒋介石提出的撤退舟山市的方案,石觉感到不解,原以为是蒋介石在试探自己,连忙表示忠心,可蒋介石则表示,他这么做是为了确保台湾的安全,不想台湾成为第二个海南省。蒋介石示意蒋经国,蒋经国向石觉列出三点要求并要求一边准备撤退,一边进行轰炸。

第24集

格达活佛带人找到十八军先遣部队。吴忠、天宝等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晚上,解放军战士和藏民们一同欢庆,可格达活佛却心事重重,格达活佛表示,希望能先行一步前往拉萨市用自己现身说法去说服达赖和噶厦上层。

第25集

对于目前南韩军队的节节败退,哈里·S·杜鲁门、艾奇逊等人都很不满意。眼看汉城将要不保,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仍狂妄自大地要组织韩国军队打到鸭绿江。杜鲁门向麦克阿瑟下令,即刻采取行动帮助南朝鲜,但飞机和军舰只能在三八线以南活动,对于杜鲁门的命令,麦克阿瑟不予理会,下令轰炸北朝鲜。

第26集

格达活佛一行在前往昌都的路上,被人拦下,请往江达总管府邸,总管对于格达活佛所说感到不满,但是鉴于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于是就放了格达活佛。在江达拉鲁噶伦官邸,英国特工福特正在煽动拉鲁噶伦阻止格达活佛前往拉萨市,这时格达活佛一行抵达昌都,并前来求见拉鲁噶伦。

第27集

不久后,格达活佛在江卡庄园去世。听闻格达活佛被人毒害的消息,毛泽东下令捉拿毒害格达活佛的元凶,将其绳之以法。在马勃先生等人的努力下,终于筹足了高额的保释金,将钱学森保释出狱,可钱学森的人身自由却遭到了严格的限制,夫妻俩相拥而泣。

第28集

考虑到林彪身体不适,毛泽东决定让彭德怀带军赴朝作战。决定抗美援朝战争后,毛泽东找来了毛岸英,跟他谈当兵的事,毛岸英听完,立即表示自己其实早就有这意愿,只是怕父亲不同意。毛泽东为自己儿子的懂事感到欣慰,于是就找来彭德怀,希望他收下毛岸英这个兵。

第29集

在北京,毛泽东正式下令准备出兵朝鲜,命周恩来偕林彪前往苏联,向约瑟夫·斯大林报告此事。苏联发来电报,苏联愿意提供中国所需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但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需两个月或两个半月才能出动。

第30集

美国军队对志司进行了空袭,洪学智立即将机关搬到了防空洞。为了拿作战地图,毛岸英中途返回,却遇到了美军空袭而牺牲了。彭德怀听闻后,不顾众人拦阻前去寻找。伤心不已的彭德怀呆坐在废墟上,命邓华将此事先电告周恩来。收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后,周恩来悲痛万分。

第31集

不久后,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在新疆,王震正在开展新疆的生产建设工作,修水渠,开采煤矿。在开采煤矿的事情上,李四光向他们推荐了一个人,不过此人目前正在监狱服刑。王震命人将王恒声从监狱接到了家里,向他表示,希望他能加入到新疆建设的队伍中来。

第32集

王震前往刘明寰家,沈飞鸽见王震来了,便急忙问他要介绍给她的男朋友怎么样了。王震一时不知无何回答,只能撒了个谎骗她说长龙去南疆了。在新疆军区作战室里,王震等人刚开完剿匪工作的会议,沈飞鸽就来找王震了。王震意识到,她已经知道赵长龙死的事情了。

第33集

薄一波前往北京向毛泽东求情,可毛泽东坚决不同意。对现在党内如此严重的贪污情况,毛泽东是越说越气,特别是刘张二人,就因为他们功劳大,地位高,影响大,所以更要处决他们,这样往后才能杜绝类似情况发生。中央正式向刘青山和张子善下达处罚决定,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张子善,却没料到自己被判处死刑,一时无法接受瘫软在地。

第34集

到了杭州市后,毛泽东一边游览杭州的湖光山色,一边着手写宪法。离开杭州时,毛泽东决定回到北京,准备召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毛泽东很希望西藏自治区也能参加。于是命在藏的张国华等人前去动员班禅和达赖进京。

第35集

周恩来找来李四光和钱三强商讨原子能科学和中核集团问题。钱三强向周恩来提交了一份核技术人员名单,而关于搞导弹的专家,钱三强提议钱学森。但钱学森已经在美国遭监视居住已经五年,根本没有自由。周恩来表示中国政府一定要帮助他回国。

第36集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中南海召开,会议主要商量的是关于万隆会议的事情。毛人凤从保密局香港工作站负责人赵斌丞处得知,周恩来4月要去万隆参加亚非会议,飞机经停香港,他们打算在香港对其下手,毛人凤表示没意见,而细节则交由古正文与赵斌丞谈。

第37集

米娅一再向总督争取,可结果还是不能阻止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起飞。在北京,周恩来逐渐好转,于是决定出院亲自参加亚非会议。在飞机上,周恩来得知中国国民党对克什米尔公主号动了手脚,十分气愤,马上要章汉夫在到达昆明市后,紧急指示外交部,采取措施。

第38集

见彭德怀不同意,许光达一连写了三份降衔报告上交中央,军委最终同意他的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授衔仪式在北京顺利举行。仪式结束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聚在一起聊天,众人显得格外高兴。穿好元帅服的众元帅也在休息室里开怀畅谈,对于下午的元帅授衔仪式都很期待。

第39集

聂荣臻假借喝酒的名义前往空军大院找刘亚楼。见聂荣臻的突然造访,刘亚楼早已猜出他不光是为了酒而来的,一见面就开门见山的问他要什么。见刘亚楼这么直接,聂荣臻也就直说了,此次来的目的是来向他要466医院和北京南苑机场,用来做五院的营房和导弹安装总厂。

以上剧情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

《东方》杭州取景 记录建国之初历史风云(组图)_影音娱乐_新浪网.新浪.2021-06-04

东方 .爱奇艺.2025-11-02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