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坪海战
来源:互联网

延坪海战,发生于1999年和2002年,是朝韩双方先后在延坪岛附近爆发的两次规模较大的海战,死伤数人。此后,朝韩双方在该片海域的摩擦更是频繁,对抗不断升级,俨然成为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敏感区域。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朝鲜韩国军队均以拥有此海域的主权为由,在双方主张的分界线中间有争议的海域进行活动。1999年6月15日,朝鲜船只被认为数次越过朝韩两国水域边界,朝鲜和韩国的军舰发生了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的首次交火,称为“第一次延坪海战”。2002年6月29日上午,朝鲜和韩国的海军舰艇又在延坪岛附近发生交火冲突事件。一艘韩国高速艇被击沉,包括艇长在内的4人死亡,19至20人受伤,1人失踪。朝鲜方面有一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也有30多人伤亡。这是1999年后两国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冲突,被称为“第二次延坪海战”。

事件背景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的交战各方签署了停战协定,协定划定了朝鲜和韩国的陆地临时分界线——朝韩军事分界线,协定还详细规定了朝韩军事分界线两侧非军事区的宽度。然而协定并没有涉及朝韩海域的划分方法。在《停战协定》签订几个月之后,美韩单方面沿白翎岛,大青岛,小青岛、延坪岛及隅岛等岛屿划定了一条约278千米长的“北方限界线”(NofthernLimitsLine:简称NLL)作为自己的海上控制线。对于这条由韩美单方面划定的界线,朝鲜方面一直不予承认,并于1976年也自行划定了一条“南方警戒线”来主张其领海管辖权。两条各自单方面划定的界线形成了一个海上重叠区域。因此,在海上重叠区域朝韩双方发生了多次冲突,其中包括了两次大规模海战。1999年9月,朝鲜方面重申了其西部海域的军事控制范围,并再次强调由美韩单方面设定的“北方限界线”无效。

事件经过

第一次延坪海战

第一次延坪海战发生在1999年6月15日,是继1950年朝鲜战争之后韩朝之间最大规模的正规作战。

1999年,朝鲜单方面提出了一条分界线,要求将停战后一直为韩国占领的西海(即中国所称的黄海)五岛及附近海域划归己有。随后双方在西海五岛附近剑拔弩张。战斗于当日上午9点28分(时间均以朝韩所在的东九时区为准,比北京东八时区早一个小时)开始,朝鲜人民军海军警备艇突袭黄海延坪岛附近的北方分界线。时任韩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的朴正圣下达命令:“一旦有任何一艘朝鲜舰艇发起攻击,就立即进行还击。”朝鲜舰艇首先发起攻击之后,韩军开火。采用了“冲撞式推挤”作战的韩国海军在交战仅14分钟后就大获全胜。在战斗结束后当天晚上10点召开的联合国军朝鲜板门店会谈中,朝鲜代表称:“上午9点15分,因为韩国的先发攻击引发了战斗。”联合国军经过调查后发现:战斗于9点28分开始是朝鲜的失误所致,朝鲜作战的预定时间为9点15分。

当时韩国在几个月以前就预料到朝鲜会于1999年在黄海进行挑衅。第一次延坪海战朝鲜人民军海军至少死亡30人,70人受伤,1艘鱼雷快艇被击沉,5艘舰艇受到了严重打击,4艘舰艇受到了中等打击;而韩国只有11名士兵受伤,2艘舰艇破损。为纪念第一次海战,韩国在京道平泽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的忠武花园修建了第一次延坪海战胜利碑。

第二次延坪海战

2002年6月29日,朝鲜韩国海军舰艇在朝鲜半岛西部“西海冲突”(即黄海)海域的延坪岛附近发生交火冲突事件。

2002年6月29日上午9时54分,朝鲜巡逻艇在越过“北方界线”后被韩方拦截,于上午10时25分“首先开火”。炮击舷号357的韩国海军“虎头海雕”级巡逻艇,357艇在海战中被重创,战斗结束后拖航时沉没。韩国海军“尹永夏”级导弹快艇即以该海战中阵亡的357艇艇长尹永夏上尉(战后特晋少校)命名。交战期间,韩国的海军炮艇会被击沉,是因为北方海军积累了先前的作战经验,为警备艇改装了火力更猛的85毫米坦克炮,不仅精度更高、射速也更快,能发射备帽穿甲弹和气缸穿甲弹等各种大威力炮弹,而当时韩国巡逻艇采用的多是20与40毫米小口径舰炮,实力相差悬殊。357艇最终在8月份被韩方打捞出水,357艇因为受创太重,已无修复价值,于是韩国海军便将其作为展示物,陈列在平泽市的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

韩国方面后来对外公布了“6人阵亡、18人受伤”的消息,另外则“推测”称朝鲜方面有包括13人阵亡在内的30余人伤亡,此次战斗最初在韩国方面被称为“西海(即黄海)交战”,2008年改称“第二次延坪海战”。“第二次延坪海战”中被打捞上来的“虎头海雕”级357号巡逻艇现放置在平泽市第二舰队“天安”号巡逻舰纪念馆中。

事件后续

据悉,在韩国新的作战死亡抚恤临时补偿协议中,士官的死亡补偿提高到原来的36倍(原来为89万韩元)。而在2002年629海战时4名战死的下士的补偿金也不过3000万韩元。韩国防部另外还规定,官兵在海外战死时,其家属不分军衔和等级一次性获得战死补偿金1亿7000万韩元,另外本人勤务津贴(工资的36倍)。韩国规定,驻外勤务津贴中,士兵为5200万韩元,士官及军官更多。这样算来,一名韩国士兵若在伊拉克死亡,其家属将一次性得到2亿2000万韩元的补助。

韩国防部还规定,除了对战死者家属的一次性补帖外,政府还每月向死者家属支付64万韩元的抚恤金,如果把各种补助加起来,一外海外遇难的士兵的家属将得到共约3亿4000万韩元的死亡补助,相当于此前一个大将级的将领死亡所得到的补助。

事件影响

2015年6月24日韩国导演金学善根据第二次延坪海战事件,指导出的电影《延坪海战》上映。影片还获得了第52届韩国电影大钟奖以及第41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提名奖

为纪念第二次海战,韩国在京畿道平泽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修建了第二次延坪海战胜利碑,并将新造的一系列导弹高速舰以战死者的名字命名。

延坪岛位置

延坪岛总面积为7.28平方公里,以延坪岛和小延坪岛两个有人居住的岛屿为中心,周围分布着30多个小岛。虽然在行政上属于韩国仁川市瓮津郡,但单纯从地理位置上看,延坪岛显然距离朝鲜更近一些。它位于韩国仁川西北方122公里,但距离朝鲜则只有13公里。据称,延坪岛最北端的一块岩石和朝鲜的海岸线直线距离只有11公里。拿双目望远镜向北方眺望,就能清晰看到朝鲜在岸边岩石上挖出的巨大掩体。天气好的时候,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到朝鲜军人的身影。

朝鲜战争停战后,南北双方在朝鲜半岛中部划定了一条全长246公里的陆上军事分界线,亦即“三八线”。随后,韩国美国单方面在朝鲜半岛西侧的黄海(韩国称“西海”)设定了一条海上分界线——“NLL线”,即“北方界线”。对这一海上分界线,朝鲜方面一直不予承认。2007年10月,时任韩国海军参谋长的宋永武说:“对朝鲜来说,延坪岛就像喉咙里的一把匕首”。有韩国媒体统计,朝鲜战争结束以来,两国共在陆地、海上、空中发生了470多次规模不等的冲突,其中堪称“武力攻击”的大都发生在以延坪岛为代表的“西海五岛”附近海域。

事件评价

得胜利的一场海战,体现了绝不容忍他人觊觎国家领海的坚定决心,这是一段令人骄傲的历史。(韩国国防部长韩民求评)

面对来自朝鲜方面的挑衅,韩国政府将对内尽力加强安保措施,对外尽力谋求国际合作。(韩国总理郑云灿评)

参考资料 >

韩新锐导弹艇列队纪念延坪海战.中国军视网.2023-07-31

第一次延坪海战(1999年).凤凰资讯.2023-07-31

韩国海军将二次延坪海战重新定义为一场“胜利”.观察者网.2023-07-31

朝韩炮战不会升级为大规模武装冲突.中国青年报.2023-07-31

北方限界线.参考网.2023-07-31

韩国海军将二次延坪海战重新定义为一场“胜利”.中华网.2023-08-01

吸取历史教训,小艇扛大炮,韩国打造16艘快艇充当复仇利器.中国小康网.2023-08-01

韩国大幅提高士兵死亡抚恤金 将适用于驻伊韩军.中国新闻网.2023-08-02

延坪海战.猫眼电影.2023-07-31

朝鲜炮击韩国背景介绍:两次延坪海战.经济观察网.2023-07-31

韩防长出席第二次延坪海战纪念仪式 哀悼遇难官兵.中国新闻网.2023-08-01

韩国政府首次主持延坪海战周年祭.中国网络电视台.2023-08-01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