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津(1947年9月—2025年9月6日),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情报学家、信息资源管理教育家、南开大学二级教授、原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
1971年6月4日,王知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他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979年,王知津考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主攻科技情报处理与检索方向,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2-1996年,王知津任教于黑龙江大学,2002年遴选为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2025年9月6日,王知津在湖北恩施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享年78岁。
王知津长期致力于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6项,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中国竞争情报杰出贡献奖”。
人物生平
教育背景
王知津教授于1947年9月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71年6月4日,王知津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979年考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文献学家周文骏教授,主攻科技情报处理与检索方向,1982年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职业生涯
1982-1996年王知津任教于黑龙江大学,1985年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至今,任教于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200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人物逝世
2025年9月6日,王知津在湖北恩施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享年78岁。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王知津长期致力于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他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作出了贡献,在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他合作翻译了F. W. 兰卡斯特的经典著作《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84),是我国信息检索研究的重要启蒙者之一。
学术成果
王知津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6项。
人才培养
王知津作为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与领导者,先后牵头创办档案学本科专业,成功申报情报学硕士点、档案学硕士点、图书馆学博士点及情报学博士点,逐步构建起学科体系完整、人才梯队健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使南开大学成为国内该领域重要的学术重镇。此外,他坚守教学一线,学术育人,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事业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和本科人才。他的学生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骨干与行业中坚。
学术专著
王知津教授还撰写了多部学术专著,其中,论著《科技信息检索》获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被广泛引用,对学科发展影响深远。代表作《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构建了中文信息检索的理论框架,首次将用户认知规律纳入检索系统设计考量,书中提出的“检索效能评估模型”,至今仍是各类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评价标准。
社会任职
王知津教授积极参与学术和社会活动,曾担任多个学术机构的重要职务。历任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南开大学情报科学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校教授,担任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曾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情报学报》《情报科学》《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等多家核心期刊编委。
获奖记录
相关评价
王知津教授将毕生精力奉献于党的教育与科研事业,社会主义坚定,坚守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专业热爱和育人志向,为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良多。他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处事睿智,更以谦逊务实、正直宽厚、豁达无私的品格深受同行敬重与学生爱戴,其学术洞察力、师者风范、管理能力与人格魅力,堪称楷模。(南开大学商学院 评)
参考资料 >
南开大学王知津教授不幸辞世,系我国情报学重要奠基人,享年78岁.极目新闻-腾讯网.2025-09-07
建校70周年】关于举办王知津教授学术报告会的通知.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2025-09-09
知识灯塔永存:追忆南开大学王知津教授与他的学术遗产.百家号.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