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自然博物馆:亿万年自然奇观,等你来探索!

揭秘上海自然博物馆:亿万年自然奇观,等你来探索!

你知道吗?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就藏在静安雕塑公园内,地址是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这座宏伟建筑占地45257平方米,展览教育面积高达32200平方米,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到19世纪的徐家汇博物院和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1952年,两家合并,1956年筹备委员会成立,1958年迁入延安东路260号。随着时代发展,老馆空间不足,2007年新馆立项,2015年4月新馆正式开放,焕发新生。

截至2022年,馆内珍藏28万余件藏品,涵盖植物、动物、古生物、地质和人文五大类,来自华东乃至全球,让你一次看遍世界自然历史。

上海自然博物馆荣誉满满:2015年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19年斩获詹天佑奖,2022年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实力证明它的魅力。

历史沿革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

回溯历史,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根源在1868年法国神父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和1874年英国人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它们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收藏丰富动植物标本。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文化部批准合并两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辗转多地,1958年落户延安东路260号,一座六层英式建筑,1960年正式更名,由郭沫若题写馆名。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交流扩大,但老馆设施老化。2007年新馆项目启动,馆址迁至静安雕塑公园。通过国际招标,美国与同济设计团队中标,2009年动工,2015年对外开放,开启新篇章。

设计布局建筑设计

建筑灵感来自“绿螺”,盘旋的绿植屋面宛如自然升起,融合山水花园风格,打破传统封闭空间,每层都有落地玻璃和户外区,引入自然光,缓解疲劳。中心景观区有160多种植物和水池,构成生态花园,采用七大节能系统,获绿色建筑奖项。

展厅布局

博物馆共五层,地上2层地下3层,展示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以“演化”为主线,分为三大板块十个展区,从过程、现象、机制和文化多角度呈现自然关系。

展览陈列

主题围绕“自然·人·和谐”,通过三大主线呈现10个常设展区,包括起源之谜、生命长河等,展示11000余件标本模型,近千件珍稀物种,还有活体养殖区和探索中心,让你零距离触摸自然。

常设展览起源之谜

位于二楼,探索宇宙138亿年历史,地球诞生,生命起源之谜。通过学说和假说,引导观众寻找答案,激发思考。

生命长河

位于一楼,展示生命奇迹,从化石到现代标本,汇聚显赫生物,让你感受不同生命个体,领悟自然真谛。

演化之道

在负一层,聚焦演化主题,从单细胞到复杂生物,展示化石和演化过程,达尔文中心呈现百家学说,探寻机制。

未来之路

位于负一层,探讨环境变迁和人类挑战,呼吁拯救物种、改变模式、保护地球,共识行动。

上海故事

在夹层,讲述上海从渔村到都市的演变,浏览过去、现在和未来,体验文明碰撞。

大地探珍

在负二层,展示矿物、岩石和地貌,诠释地球演化,鬼斧神工的自然舞台。

生态万象

在负二层,解读全球生态系统,1500平方米复原非洲草原,体会生物与环境相依。

人地之缘

在负二层,分为农业溯源和中华智慧模块,了解人类适应环境,形成绚丽文明。

缤纷生命

在负二层,展现物种多样性,欣赏生命百态,聆听思语,触摸脉动,领悟珍贵。

生存智慧

在负二层,揭秘生物独门秘技,取食和繁衍策略,适应环境,存活延续。

临时展览从城市到荒野:生物多样性主题展

2022年12月展出,以“动物-生境-人”为线索,从上海到荒野,讲述公众参与科学,构筑生态屏障。

“清宫兽谱”展

2020年展出,通过标本与绘画对比,从现代视角诠释传统文化,结合3D多媒体,体验艺术与科学。

互动体验区自然史诗

一楼大型多媒体激光秀,以时间与进化主题,通过投影、LED和激光表演,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体验自然

一楼活体养殖区,有海星、蝾螈等,零距离触摸生命,观察变化。

探索中心

负二层教育活动区,面向青少年和亲子,设有儿童区、化石挖掘、实验教室等,动手探究科学。

部分重点藏品梅花鹿

动物标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展示草食性生活,栖息混交林。

猛犸象

古生物化石,披长毛,厚脂肪,体型巨大,无下门齿,上门齿卷曲。

特洛伊红颈凤蝶

昆虫标本,CITESⅡ保护物种,翅展180~190mm,雄雌双型,寄主马兜铃植物。

学术科研

自然史研究中心以标本为基础,合作高校科研所,开展地质、生命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文化活动社教活动

构建多维教育体系,问题导向,有93个活动,涵盖讲解、实验、讨论等,与学校合作,融合博物馆学习。

四维影院

二楼影院,容纳180人,杜比音响,播放寓教于乐影片如《非洲大草原》,身临其境学知识。

文创设计

根植文化资源,创意商品,结合AR、VR技术,多感官体验,举办活动如“邂逅山海”,推出游戏《云游山海经》。

所获荣誉

2015年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16年陈列精品奖和鲁班奖,2017年绿色建筑奖,2019年詹天佑奖,2022年科普教育基地。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休馆)。团队需预约,携带承诺书。交通:地铁13号线直达,或1号线、2号线步行换乘。快来计划您的旅程,探索自然奥秘吧!

     <p>参考资料 ></p>

博物馆简介.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3-14

历史溯源.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5-03

关于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2023-04-30

上海自然博物馆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23-05-03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的公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3-05-03

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在沪开幕,见证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建成开放.东方网.2025-07-29

常设展览.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3-14

从城市到荒野:生物多样性主题展.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5-03

“清宫兽谱”展.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5-03

梅花鹿.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4-30

猛犸象.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4-30

红颈鸟凤蝶.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4-30

研究团队.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5-02

活动课程.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5-02

馆校合作.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5-02

《非洲大草原》.上海自然博物馆.2023-05-02

“邂逅山海”《山海经》科艺融合展于新华文创·光的空间开幕.澎湃新闻.2023-05-09

精品奖.中国博物馆协会.2023-05-03

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获奖名单.上海市建筑施工工业协会.2023-04-30

网上售票.上海自然博物馆.2025-05-22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