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双一流学府,隐藏在西部的教育明珠!

百年双一流学府,隐藏在西部的教育明珠!

你是否想过,在中国辽阔的西北边陲,竟藏着一所实力超群的百年名校?它不仅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高校,更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扎根新疆,却影响力遍及全球!

新疆大学(Xinjiang University),简称“新大”,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作为国务院最早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高校之一,新大跻身16所综合性重点大学行列,早在1997年就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如今,它不仅是国家“区部共建”高校,更是“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支持对象,国家首批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并牵头成立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学校还入选了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力不容小觑!

新大的前身可追溯至1924成立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历经多次合并与更名。195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原省语文学院并入,并更名为新疆民族学院,1954年恢复为新疆学院,直至1960年正式成立新疆大学。2000年12月,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为全新的新疆大学。2012年,学校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跻身全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发展步伐强劲!

如今,新疆大学拥有红湖、友好、博达三大校区,总面积达4790亩,建筑面积133.5万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在校生总数39774人,其中本科生23050人,硕士生14869人,博士生1440人,留学生218人。学校师资雄厚,专任教师2102人,高级职称教师1196人,博士学位教师1202人。设有87个本科专业,涵盖13大学科门类,拥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区级15个。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901-1000名,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升至第127位,持续进步!

历史沿革俄文法政专门学校

早在20世纪初,新疆便开始新式学堂的建设。1924年7月,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在迪化成立,成为新大最早的源头。学校效仿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模式,每日授课6小时,课程涵盖俄文、刑法、宪法、国际法等,生源多来自省立中学优秀毕业生,包括汉、回、维吾尔、满、锡伯等多民族学生。

1928年,首届学生毕业,时任新疆督办的杨增新亲自接见毕业生,并赠书勉励,彰显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1930年,学校一度面临停办危机,经新疆省政府力争才得以保留,并于同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俄文法学院,于次年1月正式成立。

新疆俄文法政学院

1931年改组后,学校参照大学规程重组,至1933年共培养约150名学生。1934年,盛世才主政新疆,邀请何语竹担任院长,推行教师聘任制,引进程东白、刘佛吾等知名学者,学校治理更趋现代化。

新疆学院

1934年12月,为适应多元学科发展需求,学校升格为新疆学院,新增税务专科,课程涵盖经济学、政治学、财政学等12门。1937年起,孟一鸣、林基路等中共党员到校任职,推行“抗大”精神,制定“团结、紧张、质朴、活泼”的校训,培养出大批进步知识分子。

1939年迁址南梁,并颁布《新强学院组织大纲》,规范办学宗旨与行政体系。1940年增设维吾尔班,开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先河。此后历经多次院长更迭,至1947年包尔汉兼任院长时,在校生规模恢复至近380人。

1950年更名为新疆民族学院,1954年复名新疆学院,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新疆工学院

1953年,在中苏合作背景下创建中苏有色金属公司矿山技术学校,1954年移交中国后更名为乌鲁木齐矿业学校,1958年建成新疆矿冶学院,1966年定名为新疆工学院,设6系3部,开15个专业,为新疆工科教育注入强劲动力。

新疆大学

1955年,高等教育部指示以新疆学院为基础筹建新疆大学,1959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支援建设,1960年正式成立。

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7年入选“211工程”,2000年与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新疆大学。2004年成为区部共建高校,2012年入列“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2017年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确定为部区合建高校。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19–2022年,学校连续获“见义勇为”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及“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2023年,与中矿大共建西部能源研究院,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024年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与若羌县共建能源产业研究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设新能源研究院。2024年9月百年校庆之际,获小行星命名“新疆大学星”,荣耀星空!

2025年,碳基能源资源实验楼开工,学校入选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试点高校,持续引领区域高教发展。

学校规模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2月,新大下设29个学院,2个教学部,覆盖12个学科门类中的9类,包括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2025年本科专业达87个,实际招生80个,其中73个单一专业,3个大类覆盖7个专业,学科布局全面而精准!

师资规模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拥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3人次;专任教师2102人中,高级职称1196人,博士120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00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宣部文化名家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7人,形成高水平师资矩阵。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实力持续攀升!

教学建设

学校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8个,自治区级15个;国家特色专业10个,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18个。1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获自治区一流认定。“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获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称号,教学平台丰富多元!

教学成果

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自治区教学成果奖4项;2023年1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4年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国家级152项、自治区级201项,学生团队首获华为ICT大赛全球一等奖,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152人次,省部级3284人次,育人成果斐然!

合作交流国际合作

作为国家公派留学受理单位,新大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承接多项奖学金项目。2024年深化与中亚、俄罗斯高校合作,签署协议16份,成立中哈、中吉联合研究中心,加入中俄语言教育联盟,举办国际会议9场。截至2025年6月,与27国80多所机构签约,在吉、俄设3所孔子学院,建有俄语中心及等级考点,跨国实习基地遍布中亚,国际化步伐坚定!

对口支援

2010年起,以清华大学为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组团支援,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建立对口合作,汇聚全国优质资源!

学术交流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战略导弹运载火箭专家)、侯保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腐蚀防护专家)、杜善义周志成王国庆等先后到校作学术报告,学术氛围浓厚!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中泰化学、特变电工、佳音医院、中软国际、斯莱克等企业深度合作,涵盖产教融合、人才联合培养、产业学院共建及关键技术研发。2023年新疆大学软件学院与中软国际签约,2024年与斯莱克共建绿色智慧矿山研究中心,2025年与新疆人才发展集团签署协议,校企协同创新成果丰硕!

学术研究科研资源图书馆

截至2025年,新疆大学图书馆由红湖、博达、友好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设阅览座、研修间、音乐厅、咖啡厅等空间。作为CALIS省级中心馆、教育部科技查新站、TISC机构及自治区专利中国专利信息中心,馆藏纸质文献309万册,电子数据库64种,电子期刊277万册,电子图书899万册,建成CERNET新疆主节点及乌鲁木齐市教育城域网,资源保障力强劲!

校史馆

新疆大学校史馆坐落校本部,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录近百年办学历程。展陈面积3513平方米,设“流金岁月”“红色传承”等六大展厅,并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学术期刊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创于1973年,为CSSCI来源期刊,发表历史、政治、经济、文学等多学科成果。《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创于1975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数学评论》《化学文摘》收录,栏目涵盖数理、信息、生命、化工、生态等领域,学术影响力广泛!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理工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团队)68个,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人文社科类省部级平台16个,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基地等,支撑高水平研究!

学术成果

2018–2023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4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奖134项。2024年获科研项目1487项,经费7.38亿元;获批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50项,国家自然基金113项、国家社科基金18项,创历史新高!荣获教育部哲社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奖17项,出版专著25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926篇,近三年科研经费近15亿元,创新能力持续突破!

学校排行

上海软科排名:2015年第189位;2023年世界学术排名901-1000,中国第136位;2024年第129位;2025年第127位,稳步上升!ABC排名:2023年第129位;2024年第125位;2025年第123位,彰显综合实力!

校园文化校训

校训“团结、紧张、质朴、活泼”,由1938年时任教务长林基路秉承延安“抗大”精神制定,传承红色基因,激励一代代新大人砥砺前行!

校徽

校徽以“新大红”和白色为主色,双圆环内嵌红楼图案,上方为天山象征,下方标创立年份“1924”,外绕六朵花瓣,中、维、英文校名环绕,彰显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

校歌

校歌《我们正青春年少》由林基路作词、陈谷音作曲,源自林基路诗作,传递青春激情与革命理想,历久弥新!

校区情况红湖校区

位于天山区胜利路666号,占地1000亩,以54亩红湖闻名,设新园市场满足生活需求。驻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旅游学院,人文气息浓郁!

友好校区

含东院、西院、北院,共353亩,驻软件学院、商学院、林基路干部学院,学生近6000人,融合工学与管理学特色!

博达校区

位于水磨沟区河马泉新区,2021年启用,占地3711亩,规划125万平方米,已建图书馆、活动中心、教学楼等44栋建筑。驻数、理、化、生、化工、信息、智能制造、交通、电气、建筑、纺织、地质、未来技术、生态、地理与遥感等学院,科技前沿阵地!

行政管理现任领导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6月

校友风采校园风貌崇能楼

位于友好校区东院,1954年建,三层砖木结构,正面设四根壁柱,镌维汉文校名,2023年入选“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历史价值显著!

解放楼

1953年建,首栋综合教学楼,苏式风格,2014年改造为校史馆,成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干部教育培训点,红色文化地标!

学校荣誉

1997年入选“211工程”;2016年发起“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2017年跻身“双一流”;2018年入选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Z14)及“111计划”;2019年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2年再入“双一流”及全国党建示范高校;2022年获“一站式”社区建设试点;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2025年获全国“一站式”社区示范高校及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等身!

参考资料 >

走近新大 | 带你了解化工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7

新疆大学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新疆大学招生迎新网.2023-07-17

新大简介.新疆大学.2023-07-17

校庆日丨新疆大学,96年风雨兼程,走向辉煌.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7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信用中国.2023-07-17

学校概况.新疆大学.2025-05-07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2025-04-17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2024-05-19

<极简其余参考资料列表>

探索新疆大学,就是发现一部边疆高等教育的奋斗史诗!它的百年历程、双一流实力与国际化视野,是否也让你心动?点赞分享,一起为这颗西部教育明珠喝彩!了解更多,共同助力中国高教崛起!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