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黎明之城”景洪:隐藏在中缅边境的宝藏,你去过吗?

揭秘“黎明之城”景洪:隐藏在中缅边境的宝藏,你去过吗?

景洪市

你是否想过,在中国西南边陲,藏着一座名为“黎明之城”的奇幻秘境?景洪市,傣语意为“黎明之城”,古称景咏、景陇,旧称车里、彻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市。它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东邻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腊县,西接勐海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连普洱市,南与缅甸接壤,紧邻老挝、泰国,国境线长112.39千米,面积6866.511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景洪市常住人口64.58万人,下辖5个街道,4个镇,5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允景洪街道嘎兰中路53号。

想象一下,横断山系纵谷区南延末端、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地势北高南低,澜沧江由北向南穿城而过,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市境在西汉哀牢山地,属益州郡,其后历朝历代先后属永昌郡、南诏银生节度、大理白族自治州、景陇王国、车里宣慰使司管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始设车里县。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景洪市境置版纳景洪、版纳龙、版纳勐养、版纳勐旺4个州属版纳。1957年7月合并设为县级版纳景洪。1958年6月撤销版纳建制,实行全国统一的建制县景洪县。1993年12月,撤县设市,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及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区域中心城市,入选“2022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是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经济主导产业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第一产业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为主,为云南省橡胶、热带水果、依兰香多种香料主产区,工业形成以电力、建材生产、矿冶、绿特食品、傣药南药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2022年,景洪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3.8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4:28.2:55.4。景洪市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泛亚铁路中线的国际性枢纽城市,已形成由公路、水路、航空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昆磨憨高速、213国道、214国道、中老铁路跨境而过,境内有西双版纳站、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有景洪港、勐龙(240)口岸通道2个对外口岸和通道。

探索景洪,就是走进普洱茶原产地、普洱茶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曼飞龙塔曼春满佛寺2个古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风情独特,基诺大鼓舞、特克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中国传统村落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5个。景洪市是国际知名的旅游热点城市,入选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境内有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野象谷、景洪曼听公园、告庄西双等8个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名称

“景洪”为傣语,意为“黎明之城”。相传佛祖传经播教至此天刚拂晓,故而得名。

历史沿革先秦至南北朝

公元前五六世纪开始,有傣族先民逐渐迁入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包括景洪在内的广大地区,同原来就生活在当地的傣族先民融合,成为现在西双版纳傣族的主体部分,称为傣。

秦时境域建制未见记载。西汉为哀牢地,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刘庄时属南涪县。东汉时期,境内产生了专制君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仍然是农村公社独立小生产者的性质。

蜀汉晋朝属水昌郡,东晋、南朝属宁州永昌郡,北朝属部。

隋唐至宋元

隋朝属濮部。唐南诏,置花乃道,属银生节度。9世纪中叶,部分哈尼族先民经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迁入景洪市。

宋先属大理。宋淳熙七年(1180年),傣族帕雅真入主勐泐,定都景兰,建立“景陇金殿国”,并尊信佛教,称“景陇金殿国至尊佛主”。宋朝皇帝赐予仪仗武器、服饰等物。并派遣使者至景陇颁发虎极速发展头金印。宝祐五年(1257年),蒙古国主孛儿只斤·蒙哥派将军兀良合台讨伐交州,迫使车里主投降,赐给车里主岛享龙刀姓。自此,景陇王的汉名以“刀”字起头。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7月,车里地区 11个傣族部落酋长归顺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置苾里路军民总管府,领六甸,正式隶属中国版图。此后,车里地方土司多次反叛均被平定。

明清时期

明洪武十五年(1382极速发展年)闰二月,车里总管刀坎投降明朝,明朝在车里改设车里军民府,任命刀坎为知府。14世纪以后,境内农村公社的过渡到了封建领主经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分割车里属地设置靖安宣慰使司,澜沧江以东区域属靖安宜慰使司,以西区域属车里宣慰使司。宣德极速发展三年(1428年)五月,裁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在盐井设置车里靖安巡检司。宣德六年(1431年),复置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宣德九年(1434年)十月,革除车里靖安宜慰使司,属地仍归车里,重极速发展设车里军民宣慰使司。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交趾势力触及该地,黎源颁伪敕给车里宜慰使。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使司将辖区划为12个版纳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设版纳景龙、版纳勐龙、版纳勐醒、版纳勐拉4版纳。天启七年(1627年),缅军侵犯车里,直到思茅,将宜慰使刀糯猛掳往缅甸,车里军民宜慰使属地被元极速发展江宣慰使那氏占据。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车里刀穆祷献金投诚,归顺清朝。清代重新设置车里军民宣慰使司,授予军民宣慰使的官职,颁发印鉴,准予世袭。雍正七年(1729年)十二版纳改土归流,在勐罕镇设橄榄坝州,不久移到茶山刺桐寨。后废橄榄坝极速发展州,在乐设同知,隶属普洱市极速发展通判。任命极速发展同知后,在司土老寨修建基诺族城。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去攸乐同知,改思茅通判为同知,车里、猛龙、橄榄坝、攸乐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隶属于思茅同知。

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兵攻占打洛镇、勐混,渡过澜沧江进入橄榄坝,并在勐龙等地驻扎军队。清军多路进剿,于12月收复车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裁车里宣慰使司。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新设置车里宣慰使司。爱新觉罗·颙琰时期(1760年至1820年)在缅甸的支持下,境内爆发多次争夺土司职位的战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英方派官员率兵到车里,声称车里宣慰从缅王那里接受任命,缅甸已属于英国,十二版纳也应该归顺英国,遭宣慰使刀承恩严词拒绝。宣统二年(1910年),勐遮土司叛乱,云南省总督李经羲极速发展河口瑶族自治县巡营管带柯树勋带兵进入勐遮,平定叛乱。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土流合治,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在境内设第一、四、七3个区分局,景讷划归第八区分极速发展局。民国十六年(1927年),始设县治,第一、四两区设车里县,县治景德街;第七区、景讷分属普文县、六顺县,均属普洱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撤普文县并入普洱市普洱府和车里宣慰使司。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公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基诺山爆发农民武装抗征斗争,遭到中国国民党和宣慰司政权镇压后失败。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云南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极速发展a href="/damochuangyi/3605562551827955472.html">勐养镇乡长鲁文聪成立反蒋民众自卫大队。民国三十八年(1949) 2月27日,鲁文聪率部从勐养向车里疾进,和平接管车里县政府。3月,车里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占勐宋,国民党军残部逃出国境,车里全境获得解放。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为自治州),景洪市境置版纳景洪、版纳勐龙、版纳勐养、版纳勐旺4个州属版纳。7月1日,思茅县勐旺区划归西双版纳,设立版纳勐旺。1957年2月23日,设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区级)。

1957年7月22日,4个州属版纳合并设为县级版纳景洪。1958年6月撤销版纳建制,实行全国统一的建制极速发展县景洪极速发展县。1993年12月22日,撤县设市。

地理位置境域

景洪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地处东经100°25′~101°31′,北纬21°27′~22°36′之间,东接勐腊县,南邻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南板县,西连勐海极速发展县,西北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毗邻,北与普洱市思茅区相邻,东北与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接壤,国境线长112.39千米,澜沧江由北向南穿城而过,面积6866.5118平方千米。

气候

景洪市属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高温、高湿、多雨、静风。干季高温少雨,干旱炎热,从当年11月至翌年4月;湿季高温闷极速发展热,雨水集中,在5~10月。其中北热带气候类型分布于澜沧江、小黑江、南阿河、流沙河等低热河谷、盆地及低山浅丘海拔800米以下地带,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之间的平坝、中山丘陵地带,包括普文镇勐板乡极速发展、景讷、大荒坝等坝子和中低丘陵,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于勐宋坝、勐旺坝以及海拔1500~2000米的中山丘陵地带,北亚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地带。

景洪市多年平均气温22.4℃;1月平均气温16.6℃,极端最低气温-1.9℃(1999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气温26.1℃,极端最高气温41.1℃(1983年4月18日)。最低月均气温13.8℃(1964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5.8℃(1979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2℃,最大日较差28.6℃(196极速发展0年4月28日)。

景洪市无霜期年平均36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31.9小时,年总辐射127.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113.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5天,最多达210天(1971年),最少为140极速发展天(1980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514.9毫米(197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31毫米(197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8月最多。

地质地质构造

景洪市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地域的东侧,属于西南地槽褶装区中的三江印支褶皱系的南段澜沧江深断裂自北面南,将市境切割为东西两部,西部属临沧市、澜沧复背斜的南部,东部属兰坪思茅中拗陷的南部。构造单元以沿澜沧江河谷附近分布的澜沧江深断裂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西部属临沧—漏沧复背斜的南端,由于靠近澜沧江深断裂面构造复杂,以断裂为主,构造线为南及南南西向;东部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极速发展县—恩茅罹皱系的南端,包括洲沧江附近及其以东的大部分地区,构造断层较少,褶皱完整,构造极速发展线为北北西或近北极速发展西向。

深大断裂主要是澜沧江深断裝。澜沧江深断裂是三江褶皱系中一条重要界线,北极速发展起澜沧江西侧的勐海县勐往以北,往南经景洪及大勐龙附近而延入缅甸,长100余千米,断裂深度达43~45千米以上,为深入上地幔的深断裂。断面多向西倾,转轴倾角陡达75度,是地震活动性强烈的断裂。

地层

景洪市地层出露较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较复杂。元古界是全是最老的地层,称动龙群、澜沧群,时代属中元古代,勐龙群分布在幼龙盆地西侧,澜沧群分布在勐龙西南部勐宋、曼扎康少一带。上古生界地层分布在景洪、勐龙以东,其中泥盆纪以凝灰质碎屑岩为主,石炭系为泥质极速发展岩夹凝大理石、灰岩夹页极速发展岩,二叠系为板岩夹灰岩、凝灰岩、火山岩、砂岩。中生界地层分布较广,其中三叠系的火山岩地层分布在中南部的深断裂附近,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广泛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新生界地层分布较零碎,其中下第三系仅分布在东北部勐旺懒板凳一带,出露面积小,上第三系零星分布于景讷、普文镇勐养镇、勐龙等地,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各坝区及河流两岸等。

岩浆岩分布在景洪市西南部澜沧江深断裂附近,东北部不发育。侵入岩主要是勐海花岗岩,分布在西部,其它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在西南部勐龙的曼兵幼宋一带有分布,超基性、基性、中性等侵入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南林极速发展山、曼庄兴、怕冷等地。境内最古老的喷出岩为澜沧群、幼龙群中的火山岩。在上古生界地层中有较多的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在中生界三叠系地层中有大量的基性火山熔岩、中性火山熔岩、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石等。 元古界地层岩石,经受多次区域变质作用,已全部变质为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绿泥片岩极速发展等。中元极速发展古界地层变质程度较深,达到绿片岩一角闪岩相;上元古界地层变质较极速发展浅,达到绿片岩相;上古生界,中、新生界地层普遍未变质。

地形地貌

景洪市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延末端、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侧高、极速发展中部低,由北向南、由两翼向中部呈阶梯状倾斜递降。境内最高峰位于西部路南山主峰南勒各梅,海拔2196.6米;最低点在东南部极速发展南阿河与澜沧江交汇处,海拔485米。景洪市北部是无量山尾梢,有菠萝大山、三达极速发展山、基诺山等;西部是怒山余脉,有安麻山、路南山等,境内有允景洪嘎洒坝子、曼南坎坝子、勐龙坝子等16个坝子,较大的坝子有勐龙坝,面积107平方千米,勐罕景哈坝子,面积73平方千米。

景洪市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相间。按其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剥蚀地貌、溶蚀地貌、堆积地貌等类型。侵蚀、剥蚀、深蚀山地丘陵占94.87%,沉积、堆积河谷与盆地占5.13%。按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组合分为中山区、低中山低山丘陵极速发展区、低中山岩溶区、山间盆地河谷区。

中山区分为两个亚区,澜沧江北段、中段的两侧及小黑江以西、勐旺盆地西南一带为中山峡谷亚区,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切割深度在500~700米之间,山体高大,呈弧岭状,河谷狭窄,峭壁陡崖甚极速发展多;东部大背盘山、关坪山,西部曼郭飘山、佛家卜鲁山一带为中山河谷亚极速发展区,海拔在1200~1700米之间,切割深度400~600米,山体多呈脊状展布,山顶呈扁锥状,山坡两侧不对称。

低中山低山丘陵区分为两个亚区,普文镇~大渡岗及勐龙以西为低中山丘陵亚区,东海拔在1300~1600米之间,但与勐海界山海拔较高为1800~2000极速发展米,切割深度300~500米,山顶多呈馒头状,山坡坡度在20~25度左右;景讷、勐养镇及南部的景洪、勐龙等盆地外围为低山丘陵亚区,海拔在700~900米之间,勐养以北为1000~1300米,切割深度200米左右,山顶波状起伏,沟谷开阔。

低中山岩溶区分布有两,西北角的景讷乡勐岭山附近和东南角的景哈哈尼族乡南光、曼丙一带,发育不典型。其中南光一带海拔800~1300米,切割深度为250~400米,发育有洼地、石芽、石柱及漏斗等岩溶形态,常因断层破坏形成溶断块山,断裂面呈悬崖峭壁,壁下有崩塌堆积物。山间盆地河谷区总面积356.95平方千米,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盆地有12个,景洪、勐罕镇、大勐龙、小勐养、普文镇等盆地海拔在520—850米之间,盆地底部平坦,由边缘微向中心倾斜,内有溪流分布。

水文水利水文

景洪市共有160条江河,属澜沧江极速发展水系,其中径流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8条、以下的112条。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小黑江、南阿河、流沙河等18条,二级河勐旺河、普文极速发展河、南线河等33条,三级河瘴气河、秤秆河等18条。河流总长度4175.4千米,河网密度0.6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31.1亿立方米,年排涝量41.7亿立方米,极速发展年最大排涝量67.5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唐古拉山北麓,由西藏自治区东部流入云南省,流经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极速发展、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等州市,自普洱市小橄榄坝入景洪,从市境东南方向流出境。市内流程158千米。澜沧江流经景洪这一段,史称“九龙江”,境外则称湄公河。流域面积6959平方千米,最大流量1.3万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845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小黑江、南阿极速发展河、流沙河、普文河等。

景洪市境内湖泊主要有龙灯湖、马鹿塘、大落极速发展塘、贺暖湖。龙灯极速发展湖为傣语“浓等”的意译汉极速发展名,位于东部橄榄坝盆地边缘,为澜沧江改道而成,大致为东西走向,呈长葫芦形,面积1660亩,岸线平直,周长500极速发展0米,局部岸线弯曲,形成3处港湾和一个长70米,宽极速发展30米的半岛。湖长630米,宽70~150米,平均湖深1.2米,最深2米,靠降雨蓄水。

景洪市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三种。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坝区及周围低洼沟谷的第四纪低层松散岩类孔隙极速发展中,单井日涌水量100~1000吨,多属重碳酸钙型中性淡水;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山区地带的基岩裂隙,地下径流模数每平方千米为1~6公升/秒,矿化度较低,在0.1克/升以下,为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淡水;岩溶水局部分布于澜沧江两岸及东部局部碳酸盐岩碎屑岩裂隙溶洞,秒流量为极速发展0.2~100公升,属中性重碳酸钙型优质淡水。

水利

景洪市有各类蓄水工程166座,其中黄草岭水库、勐宋水库、曼飞龙水库、曼点水库4座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59座,塘坝87座,总库容1.32亿立方米。2022年,建设景洪市曼龙河水库工程、茶园水库扩建工程、景洪市智慧水务建设项目、景洪电站水资源利用工程,其中老坝那水库位于景哈哈尼族乡东南部、老坝那村委会新坝那村东南方,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927.7米,最大坝高50.7米,坝顶长181.2米,坝顶宽6极速发展米,坝基、两坝肩采用帷幕灌浆防渗,正常蓄水位为922.88米,正常库容91.4万立方米,总库容123.极速发展7万立方米,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11032.2万元。

黄草岭水库位于景洪市西北部的景讷乡境内黄草岭河上,属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水系。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导流输水隧洞组成。大坝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最大坝高37.1米,水库总库容1496.9万立方米,为中型III等水利工程,云南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土壤

景洪市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6个土属、65个土种。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是全国第二大黑土区。砖红壤属地带性土类,面积188.75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8.37%,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南以及澜沧江以北勐养镇、基诺海拔800米以下的南阿河、澜沧江、勐养河河谷低山丘陵区。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处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面积6764798亩,占土壤面积的65.85%,分布于海拔800~1500米之间的低山、低中山山地、山间盆地、河谷丘陵区以及河谷两侧的山地、箐谷洼地。红壤属地带性土类,面积296235亩,占土壤面积的2.88%,呈垂直分布于勐龙、勐旺等乡(镇)海拔1500~2100米的中山山地。冲积土属区域性土类,面积13274亩,仅占土壤总面积的0.13%,分布于勐罕镇、景洪等乡(镇)海拔900米以下江河两岸河漫滩冲积扇上。水稻土属区域性土类,面积334173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25%,分布于全市海拔485~1500米之间的北热带、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河谷盆地和丘陵、山坡、箐沟,集中分布在全市13个坝子极速发展中。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根据景洪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景洪市有耕地23236.45公顷,园地263843.75公顷,林地363396.18公顷,草地1282.97公顷,湿地204.4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066.4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259.85公顷,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155.32公顷。

矿产资源

景洪市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锰、铜、铅、锌、钴、煤炭、硫、石墨、碳酸钙、白陶土等。铁矿集中分布在小街至大勐龙以南一带,已探明工业储量1.2亿吨,可采量9828.5万吨,年产量112.02万吨,含铁20%~55%,其中曼南坎矿区位于勐龙镇曼极速发展南坎村,矿区面积极速发展0.3平方千米,年产量约38万吨;勐龙曼允—曼那铁钴矿钴金属储量1255.9万吨,可采量269.5万吨,达到中型矿床规模。

水资源

景洪市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25亿立方米,地下水12.85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46.68万立方米,入境流量543.7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76.8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653亿立方米。境内有天然温泉12处,水温在40℃~103℃之间,多属微碱性低矿化水,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和适量的放射性元素。年平均自产水量33.1亿立方米极速发展,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24.1万千瓦。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景洪市森林覆盖率达85.04%,森林蓄积量0.681亿立方米。景洪市属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亚区的滇缅泰区,为热带北缘类型,热带成分约占极速发展区系组成的86%,从低到高依次分布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极速发展针叶林等植被类型。针叶林主要是思茅松,集中分布于北部的勐旺、普文镇、景讷、大渡岗。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为栎类、石栎、阔叶类、木类,树种有团花树柚木鸡嗉子果铁力木、<极速发展a href="/damochuangyi/1370392919254676537.html">隐翼木、羯布罗香等。景洪市是中国国内竹类分布中心之一,主要竹类有黄竹麻竹龙竹歪脚龙竹等30多种,主要生长于渊沧江沿岸低山地带,多散生。

生物资源

景洪市可供利用的经济植物1200多种,药用植物有芳药砂仁、槟榔、龙血树属七叶一枝花等大量中草药1000多种,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砂仁、石斛铁皮石斛沉香等,天然色素植物有野青极速发展树、柘藤、盐肤木等10极速发展种,观赏花卉植物品种71极速发展种。主要有南洋杉、一品红、夜香木兰、王极速发展莲、红睡莲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极速发展国家自然保护管理局和世界自然基金在野象谷景区建成了中国第一家也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最成功的凤蝶总科饲养繁殖基地—蝴蝶园,每年可成功繁殖40余种、约15万只蝴蝶。

生物多样性植物

景洪市境内有高等植物3890种,264科,1471属,其中蕨类植物43科83属227种;种子植物217科1175属2824种,裸子植物极速发展7科10属20种;被子植物门210科1165属2804种,珍贵名木树种340多种,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52种。辖区内共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藤枣属望天树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景洪石斛、滇南风吹楠、云南肉豆蔻、中华等。

动物

景洪市境内有脊柱动物有500多种,其中鸟类390余种,兽类60余种,分别占全国的1/3和1/4,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38种。两栖动物47种,爬行动物68种,占全国两栖爬行动物总类的1/5以上,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89种。共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亚洲象印度野牛绿孔雀、蜂猴、圆鼻巨蜥等11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景洪市境内有4个自然保护区。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辖区内,分为勐养镇、勐仑、尚勇、勐腊和曼稿5个片区,保护区总面积241776公顷,是中国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全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生态系统保护最完整、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最多且分布区域最广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分布有8个植被类型、14个植被亚型、38个植物群系,生长着维管植物214科1012属2779种。分布有脊椎动物818极速发展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4种,有兽类哺乳动物130种、鸟类456种、两栖和爬行纲132种、鱼类100种。

云南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以纳板河流域为主极速发展,地跨景洪市嘎洒街道勐海县勐宋乡勐往极速发展乡,总面积26600公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立体气候明显,年降雨量1100至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至22℃,具有西双版纳所分布的8种植被类型,天然林覆盖率为67.74%。纳板河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区内已知维管植物278科、1053属、2345种(变种、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20种;已知脊椎动物有35目,100科,285属,437种,昆虫32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8种;已知大型真菌38科,90属,156种。

自然灾害

景洪市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冰雹、大风等。低温寒害多年发生概率为29%,平均15年一遇。春旱出现概率为51.6%,夏旱出现概率22.6%。洪涝多发生于7、8月,出现概率为16.1%;一般5年一小淹,10年一大淹。境内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截至2022年,境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58处。201极速发展5年4月19日,景洪市嘎洒街道遭受暴风雨袭击,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2018年7月16日,景洪市嘎洒镇爆发洪涝灾害,因灾死亡1人。

景洪市属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的“印缅弧”地震多发区的中国南北地震断裂带上,地震频发。2018年2月9日22时58分,景洪市大渡岗乡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5月20日07时12分,在景洪市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景洪市下辖5个街道,4个极速发展镇,5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允景洪街道嘎兰中路53号。

政治人口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景洪市常住人口64.58万人。截至2021年末,景洪市常住人口中男性339700人,女性305000人。全年出生人口4271人,出生率为6.63‰;死亡人口3782极速发展人,死亡率为5.87‰;自然增长率为0.7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94%。其中男性215090人,女性220087人。0-17岁84994人,占比19.5%,18-34岁93930人,占比21.6%,35-59岁185216人,占比42.6%,60岁及以上71037人,占比16.3%。

民族

景洪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傣族哈尼族、拉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瑶族汉族等8个世居民族和20余种外来民族。截至2022年末,景洪市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30.5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70.0%,其中傣族14.3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2.9%;哈尼族7.87万人,占18.0%;基诺族2.41万人,占5.5%。

傣族

景洪市傣族分为傣泐、傣讷、傣雅3个支系,其中傣泐支系占境内傣族总人口的95%,傣讷、傣雅支系仅占5%,均生活在江河两岸的河谷平坝。傣泐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南,勐龙、小街、嘎酒、嘎栋等乡镇;傣讷、傣雅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北,勐养镇、景讷、普文镇、动旺等乡镇。

哈尼族

景洪市境内哈尼族自称“雅尼”,雅尼有“兄弟”之意。哈尼族内部分为吉维极速发展、吉坐、木达、阿克等支系,境内哈尼族均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呈大分散、小聚居状态。吉维支系主要分布在勐龙镇、小街乡、嘎酒乡;吉坐支系主要分布在允景洪镇、景哈哈尼族乡、嘎栋乡;木达支系主要分布在嘎酒乡南联山;阿克支系主要集中在允景洪镇、勐罕镇

基诺族

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他称“攸乐”“三撮毛”“卡诺”。1979年5月30日,国务院正式确认基诺族为单一少数民族,是中国的第56个少数民族。基诺族人口较少,主要聚居于基诺山基诺族乡勐旺乡补远村公所,部分散居于勐养镇等地。 语言汉语

景洪方言属云南方言滇中片区,包括零声母,有声母19个,没有唇齿音[v],只有[ts]、[tsʰ]、[s]、[z],其他辅音与普通话同。韵母27个,其中鼻化元音6个,分别是[ə̃]、[ɑ̃ŋ]、[iɑ̃ŋ]、[iɛ̃]、[in]、[uə̃];安、昂的韵母合读为[aŋ]。声调为阴平44、阳平31、上声53、去声212。有大量傣语借词,谓词后面可以加[kɤ⁵³ni⁵³]表示程度的加深,[kɤ⁵³ni⁵³]直接附在谓词后面,如天热[kɤ⁵³ni⁵³](天太热了)。如果谓词是动宾结构则动词要重复出现,如她晕车晕[k�极速发展5⁵³ni⁵³](她非常晕车),而且[kɤ⁵³ni⁵³]必须放在句末,不能附加其他成分。

傣语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景洪市的傣语均属傣勤方言,并以允景洪话为标准音调。境内傣泐支系的读音均属允景洪标准音调;而傣讷和傣雅支系大都读为“讷”nr(me)的音调。傣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使用范围较广,不但是本民族内部的交际工具,而且在布朗族哈尼族、拉祜、基诺族瑶族极速发展和克木人等当地各民族之间也通用。傣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一谓语一宾语,名词修饰语在中心词之后,指示问后置,量词不重叠,动词和形容词可带多种形式的附音节。词汇以单音词根为基础,有不少汉语和巴利语借词。傣语结构与汉语相比较,突出的不同点是倒装语序。如汉语“经济工作研讨会”,傣语则“会研讨工作经济”;汉语“小黄牛”或“猪肉”,傣语则“黄牛小”和“肉猪”等。

哈尼语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酒族彝语支。其特点为元音有松紧之分,无长短之别;韵母多是单元音,复合韵母多是借用。哈尼族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种方言。景洪是哈尼话属哈雅方言中的雅尼次方言。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交往,哈尼族成年人多会讲傣语、汉语等。1981年西双版纳州在中国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帮助下,以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苏极速发展湖寨的语言为标准音,对试行的哈尼文进行了修改、补充调整,制定了一套哈雅方言雅尼次方育的文字方案在西双版纳试行,但未推广,仅限于部分哈尼族干部和新闻工作者中。

基诺语

基诺语是中国基诺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极速发展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基诺山地区,有方言差异,分攸乐和补远两个方言。基诺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声母46极速发展个,其中单辅音声母33个,复辅音声母6个,由塞音和卷舌半元音构成。有腭化辅音声母7个,单辅音中鼻音分清浊;擦音分清浊,没有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双唇和舌尖中清浊鼻音都可以自成音节。韵母共29个,其中单元音16个,包括12个单纯元音,1个卷舌元音和3个鼻化元音;有8个复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极速发展中,有5个带舌根鼻音韵尾的韵母,也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有极速发展6个声调。语法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语法手段。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主语与谓语之间。

宗教信仰

景洪市境内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极速发展伊斯兰教道教

佛教

大约在3~8世纪,南传佛教传入到景洪,首先由泰国勐润经缅甸景栋传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境内设有景洪极速发展市佛教协会,主要信仰民族为傣族极速发展、极速发展布朗族等,主要宗教场所有西双版纳总佛寺、曼阁佛寺曼春满佛寺等,景洪南传佛教寺院的建筑由“维愁”(佛殿)、“哄”(憎舍)、“贺腊滚”(鼓房)、“端欢”(廊阁)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基督教

光绪十九年(1893年),美国基督教会驻秦国教会的“长老会”传教士就进入到西双版纳进行考察和传教。民国六 年(1917年)10月15日,传教士马森和彼贝到景洪开设传教点,基督教传入境内。基督教徒主要分布在允景洪镇曼允村勐罕镇动窕办事处村曼那列寨、嘆洒乡受播村公所曼响寨、勐养镇极速发展普文极速发展镇等部分村寨。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新中国成立后传入境内,由前来支援边疆建设的内地干部、工人、科技、文卫人员中的回族及其后代传入,其主要来源于玉溪市极速发展通海、峨山彝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沙甸,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随着回族迁人,伊斯兰教逐渐传入景洪市。景洪市伊斯兰教派主要有格底木派极速发展和哲赫林耶派,境内90%以上的穆斯林多属老教,只有少数人信奉“哲赫林耶”。

道教

景洪市境内信奉道教的民族主要是聚居在勐旺乡瑶家村公所的瑶族,崇拜道教祖先,每逢节庆日,家家户户挂三清像、盘古极速发展像、遵公三元像,同时举行祭典仪式。信奉太上老君,崇敬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角、张魯等。

经济综述

景洪市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区域中心城市,2021年景洪市经济总量排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1位,入选“2022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是云南省县域经济十极速发展强。景洪市经济主导产业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第一产业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为主,为云南省橡胶、热带水果、依兰香多种香料主产区,工业形成以电力、建材生产、矿冶、绿特食品、傣药南药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2022年,景洪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3.89亿元,同比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为16.4:28.2:5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74元。

第一产业

景洪市是国家(省级)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油料作物、蔬菜等,蔬菜主要品种有甜玉米、茄子等,累计获“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41个,其中茶叶种植占主导地位,有27个产品获得有机茶相关机构认证,有2家企业共1.72万亩、极速发展6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茶认证。2022年,景洪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11.80亿元,粮食总产量9.63万吨。

景洪市是普洱茶原产地之一,茶叶产业为景洪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景洪市茶园面积29.40万亩,其中有性系茶园10.97万亩,无性系茶园16.5万亩,古茶园1.78万亩,采摘面积27.38万亩,获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极速发展2.09万亩,绿色食品茶园认证面积1.72万亩,干毛茶产量19506万吨。

橡胶是景洪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橡胶产量居全国首位,境内的景洪农场是中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2022年,景洪市完成林业产值354016万元,其中橡胶累计产量13.82万吨。

极速发展

景洪市的中药材产业主要是傣医药产业,种植上千亩的中药材品种有砂仁石斛铁皮石斛沉香。2022年,景洪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1万亩,产量540.2吨。其中砂仁产量109.5吨,石(除铁皮石斛外)产量145.8吨,铁皮石斛产量26.1吨,沉香产量7.5吨。

景洪市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22年,景洪市完成牧业产值95177万元,猪存栏13.3817万头,牛存栏1.7689万极速发展头,羊存栏0.6691万只,活家禽存栏204.0561万只。肉类总产量1.7134万吨,其中猪肉1.极速发展1027万吨、牛肉0.1253万吨、羊肉0.0102万吨,禽肉0.4752万吨,禽蛋0.1138万吨。

第二产业

景洪市形成以电力、建材生产、矿冶、绿特食品、傣药极速发展南药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建材、制糖、矿产采选等为传统产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为新兴产业,橡胶、茶叶、水果、冬作蔬菜、咖啡极速发展、傣药南药等特色生物产品初精深加工体系基本建立,重点规划了工业园区、保健品园区等园区型产业集群,工业产品有电力、铁矿石原矿、精制茶叶、水泥、生物药品、铁合金、<a href="/damochuangyi/2869597593055805809.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