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云南最后的纳西秘境:三坝纳西族乡隐藏的千年传奇!

探秘云南最后的纳西秘境:三坝纳西族乡隐藏的千年传奇!

你知道吗?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深处,藏着一个被时光遗忘的纳西族乡——三坝纳西族乡,这里不仅是唐朝吐蕃的故地,更是纳西文化的发祥地,等待着你的探索!

三坝纳西族乡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下辖7个行政村,原为唐朝吐蕃神川都督府,宋朝时由磨些大酋占据。元代属丽江军民府宝山州,1984年改为三坝区,1989年正式成为三坝纳西族乡。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867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69元,财政总收入787.72万元,拥有5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1个)和18个大型综合商店或超市。它与丽江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隔江相望,南邻虎跳峡镇,西以小中甸镇山脊为界,北接洛吉乡,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概况:三坝纳西族乡坐落于香格里拉市东南部,哈巴雪山东麓,北纬27°19′-27°43′、东经99°56′~100°19′之间,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面积977.4平方千米,2006年底人口17694人,其中农业人口17067人,纳西族占62%。辖东坝、安南、白地、瓦刷、哈巴、江边6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白地村水甲(海拔24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哈巴雪山主峰5398米,最低点金沙江出境处1558米,拥有两座4000米以上雪山和干热河谷地貌。农产丰富,包括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以及苹果、梨、梅果等水果,药材和矿产资源(如金、银、钨、铜)储量可观。安南河电站提供能源,公路网络发达,著名景点包括白水台泉华奇观、哈巴雪山、渣日岩画遗迹、江边瀑布、黑海和九子海,吸引无数游客。

沿革:因东坝、白地、哈巴三块不平整坝子得名“三坝”。元代属宝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由木氏土司占领,清雍正二年(1724)属江边境,民国初属第三区,1938年设三坝乡。1950年改为三坝区,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复为区,1989年成立纳西族乡。1997年面积870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6个行政村。邮编674411,2007年代码533421202对应东坝、安南、白地、瓦刷、哈巴、江边村。

简介:三坝纳西族乡位于北纬27度19分--27度43分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国土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1366公顷,退耕还林5000亩,牧草地48634亩,人均耕地1.2亩。最高点哈巴雪山5398米,最低点金沙江河谷1600米,高差3798米。乡政府驻地白水新村海拔2200米,距县城100公里,年平均气温13°C。辖6个村委会,75个村民小组,4080户,17356人(农业人口17067人,占96%),是香格里拉唯一的民族乡,民族多元(纳西族占62%),多宗教并存。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产玉米、小麦、稻谷等,是半农半牧乡,贫困面大但文化丰富。

代码:533421202对应东坝村、安南村、白地村、瓦刷村、哈巴村、江边村。

人文地理:三坝乡唐属吐蕃神川都督府,宋为磨些大酋所据,元属宝山州,明由木氏土司占领,清属江边境,民国设三坝乡,1989年成立纳西族乡。这里是纳西文化发祥地,保存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东巴文,东巴画、舞、服饰、吟唱调独具特色。多民族聚居(纳西、汉、回、彝、藏等11种),纳西族信仰东巴教,重人际关系和好客。居住以井干式木楞房为主,近年多建穿斗木结构瓦房。妇女服饰为麻布绣边旗袍和百褶裙,男装包括短褂和长袍。主食大米、小麦、玉米,一日三餐,生小孩满月客等礼仪隆重。节日除春节、端午外,重视二月初八祭龙节。景点如白水台、渣日岩画、哈巴雪山、虎跳峡下段和阿明灵洞,文化资源极富开发价值,通过东巴文化学校和“二月八”活动传承保护,享誉海内外。

文化教育:全乡有21所小学(村级完小5所,乡级完小1所,村小15所),在校学生2446人,教职工152人(编制160人)。乡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入学率98%,通过副科领导包村制度推动“普九”工作,确保教育公平。

资源环境:三坝乡生物多样性丰富,涵盖香格里拉所有植被类型,雪山、山谷、河流景观独特。白水台、哈巴雪山、渣日岩画、黑海、九子海、白水瀑布、阿明灵洞等自然奇观潜力巨大。森林覆盖率75%(1131100亩),天然草场40万亩,旅游、生物、矿产、水能、土地资源丰富,结合多彩民族文化,形成独特自然人文环境。

矿产:境内有金、银、钨、铜、铅、锌及大理石等矿产,明、清时大量开采,现有一钨矿厂年产钨精矿60吨,安南电站装机400千瓦。199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2万元,人均283.61元,纯收入360万元,人均236元。

民风民俗:作为纳西东巴文化发祥地,三坝保存活象形文字,东巴画、舞、服饰、风俗有极高研究价值。文化站曾受国家表彰 for 古籍整理。白水台、渣日岩画、哈巴雪山、虎跳峡和阿明灵洞等景点旅游开发价值大。

发展:三坝是全县唯一纳西族乡,多民族聚居(纳西、藏、回、彝、汉等10种),社会发育低,经济滞后。乡党委政府以“农畜稳乡、旅游强乡、科学教育兴乡”为思路,重视教育,投入862万元改扩建校舍,通过“贫义工程”等改善办学条件,小学入学率99.8%,初中毛入学率98%,通过“普九”验收。坚持德育、人才兴教、教学质量、改革创新,开展“54321”捐资助学,副科干部联系扶助贫困生,筹集助学金268615元助536名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并资助大学生近10万元。

行动起来吧!计划你的云南之旅,亲身体验三坝纳西族乡的神秘文化和壮丽景观,探索这个隐藏的千年传奇!

参考资料 >

三坝纳西族乡.行政区划网.2016-06-16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