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香格里拉牦牛肉:高原‘黑金’为何被誉为‘牛肉之冠’?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好奇,在神秘的高原深处,藏着一款怎样的美味珍宝?香格里拉牦牛肉,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绝对让您惊叹!
迪庆作为云南唯一藏区,主打林牧业,支柱产业农林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青藏高原的独特环境,赋予牦牛高营养、鲜嫩口感的核心优势,因此牦牛产业成为当地特色生物经济王牌。
香格里拉牦牛耐寒不耐热,完美适应高寒湿润牧场,粗放饲牧下采食力超强。体格粗短结实,体型因地而异——尼汝村、格咱一带稍大,大中甸、小中甸、东旺次之。肉质鲜美,香味独特,高蛋白、低胆固醇,每一口都是自然馈赠。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对“香格里拉牦牛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权威认证,品质保证。
产品特点品质特性
牦牛作为地球之巅的高寒珍稀动物,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并称“世界三大高寒动物”,全身是宝,肉品更被誉为“牛肉之冠”。
在香格里拉海拔4000多米无污染地带,牦牛以冬虫夏草、贝母、野三七、人参果等珍贵药用植物为食,因此肉质鲜香浓郁,高蛋白、低胆固醇,健康与美味并存。
香格里拉牦牛平均体高:公牦牛119.05厘米,母牦牛105.23厘米,活重最佳在234.55千克和192.47千克左右。鲜肉深红匀泽,脂肪淡黄,肉质弹嫩湿润,指压恢复快,气味清新无污染,品质卓越。
内在品质
牦牛肉营养爆表:氨基酸、蛋白质丰富;低脂肪——蛋白质≥18%,水分≤71.5%,脂肪≤5.42%,酸价≤2.9毫克/克。人体必需氨基酸(37.6%)和蛋白质(23%)比黄牛肉高出三分之一,脂肪却低五分之一,健康首选!
产地环境地理环境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北接西藏,东邻甘孜,西南毗邻怒江和丽江。地势北高南低,切割纵深,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梅里雪山6740米,最低谷1486米,垂直气候立体生态。全州面积23870平方千米,多样性环境孕育独特牦牛。
土壤地貌
迪庆州土壤类型丰富:高山寒漠土、亚高山草甸土等11类,15亚类,29土属,26土种。垂直分布三种生态:高寒地区(2800—6740米)、山区(2200—2800米)、河谷地区(1486—2200米)。放牧区含高寒草甸、林间草甸、沼泽甸等草场,土壤多样,滋养优质牧草。
水文情况
州内澜沧江、金沙江贯穿,流程长,流域广,羽状水系分布221条支流。水资源总量119.73亿立方米,可利用95.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牦牛放牧区3000米以上高原湖泊众多,如青海省、白海、纳帕海等,山泉河流充足,水利条件优越。
气候情况
迪庆属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河谷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最热月11.7—24.1℃,最冷月-3.3—7.7℃,日照1742.9—2186.6小时,太阳辐射118.3—133.7千卡/平方厘米,降水量268—945毫米,雨季集中,无霜期129—197天。理想气候和草地资源,为牦牛产业奠定自然基础。
历史渊源
据考,牦牛驯养于公元前2500年喜马拉雅山脉或青藏高原,比黄牛晚4000年,驯育历史较短。古代羌族成功将野牦牛驯为家畜,成就非凡。
春秋战国时期,先民已发现牦牛肉质之美。
1980年,香格里拉县兽医站普查命名“中甸牦牛”。
1983年,“中甸牦牛”录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迪庆牦牛均为中甸牦牛自配繁殖。
2001年,中甸更名香格里拉,牦牛随之称“香格里拉牦牛”。
生产情况
2010年,香格里拉牦牛养殖区域7167平方千米,存栏5.6万余头,屠宰后肉量达7840吨,规模可观。
产品荣誉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香格里拉牦牛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荣誉加身,品质认证。
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
香格里拉牦牛分布在迪庆14个乡镇,包括建塘镇、小中甸乡、洛吉乡等,地理位置东经98°25′—100°18′,北纬26°25′—29°16′,优良品种“香格里拉牦牛”原中甸牦牛。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迪庆地形肺状,地质复杂,天然草场1238万亩,占全州18.8%,云南最大天然牧场。独特地理气候和饲料资源,为牦牛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重视品种选育,本品种为主,圈养控制交配,防止近亲退化。高原放牧下,牦牛体重随季节变化,一般饲养5-6年出栏。犊牛当年或18月龄出栏,冷季前多出栏,缩短周期。放牧夜间休息不固定,出栏后栅栏车运屠宰场。屠宰前检验标准:无病健康、精神好、体重300千克以上、年龄6周岁以上、肥瘦适中。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饲草饲料:天然饲草加人工牧草为主,冬春青贮饲料,夏秋自由放牧,少补精料,仅母牛产后和牤牛配种期补部分精料。
饮水:山泉水、河水或自来水,水质符合NY5027。
疫苗使用:口蹄疫、炭疽病、气肿疫苗等;原则:严格消毒器械,一针一头。兽药使用符合NY5125,休药期执行。病牛治疗期不作为食用牛出售。
卫生消毒:消毒剂符合NY5125。牛舍周围定期2%氢氧化钠或石灰消毒。每批牛出栏后彻底清扫喷雾消毒,定期消毒分娩栏、补料槽。
疫病监测:畜牧兽医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检测方案实施。
病死牛处理:病牛立即隔离,专业诊断,重病野外指定点屠杀,尸体无害化处理。
(3)香格里拉牦牛饲养管理过程
公母合群,分场饲牧,终年放牧为主,冬春补饲少量草料。每场40-90头,不分昼夜放牧,4-9月游牧3500-4500米高山牧场,白天放牧夜间木栏关围。10月至翌年3月回3200-3800米林间草地牧场,白天放牧夜间牛棚附近夜牧,犊牛单独关圈。夏秋水草丰盛,抓膘配种增产季节,放牧早出晚归。6-7月灌喂白酒、茶叶、红糖、小米辣子;喂盐巴催情抓膘。冬春牧草枯黄,减膘季节,放牧晚出早归。尼汝村、格咱补饲蔓菁、青稞面、野生植物饲料;建塘镇、小中甸补饲青稞草、蔓菁、马铃薯、青稞面。挤奶母牦牛和犊牛精心管理,挤奶前补饲煮熟蔓菁、马铃薯或野生饲料加青稞面。每头母牦牛产后喂1-2次煮腊猪肉1-2千克,产后15天不挤奶。犊牛出生至3月龄跟随母牛放牧,夜间单独关养,挤奶时30%奶留小牛食用,每晚酸奶加青稞面煮沸喂至1岁半,母牛怀孕干乳后断奶。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按生长地“乡+农户户主姓名+月+日”编制批次号,乡和户主姓名首字母缩写代替。屠宰前检验合格。过程:喷水淋浴、致昏、刺杀放血、剥皮、去头蹄、开膛解体、检验、称重、入库冷藏,按规处理。
(5)生产记录要求:记录牛只来源、配种、产犊、哺乳、断奶增重、防病防治、屠宰、出售等,资料保存三年。
参考资料 >
香格里拉藏龙 让牦牛肉走向全国.新浪网.2018-11-27
现在就来品尝这份高原奇迹,体验香格里拉牦牛肉的独特魅力吧!点击了解更多,开启您的美食之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