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载有104名船员的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黄海朝韩两国争议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在船尾发生不明原因爆炸后,船体一分为二,于21点45分沉没,造成46名船员遇难,仅有58名船员获救。
天安号事件发生后,韩国立即组织救援,并成立联合调查团调查沉没原因。2010年4月15日和24日,韩国先后将“天安”号舰尾和舰首打捞出水,并在舰内发现40具船员遗体。5月20日,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公布正式调查结果称,综合各种证据来看,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是遭受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朝鲜国防委员会随即发表声明,表示拒绝接受韩国公布的这一调查结果。5月24日,韩国政府在“天安”号事件后出台了针对朝鲜的制裁措施,被称为“5·24措施”,主要包括禁止朝鲜船舶在韩方海域运航,停止韩朝交流,禁止韩国国民访朝,禁止新的对朝投资等内容。9月13日,韩国国防部公布对“天安”号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内容与5月20日公布的结果一致。
事件背景
2010年天安号沉没事件不仅仅是一场海上事故。背景是朝韩之间已经积累了数年的军事紧张局势和西海NLL(北方界限线)冲突。韩朝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边界划分上一直存在分歧。“北方界线”是韩国在白翎岛、延坪岛、大青岛、小青岛、隅岛等“西海五岛”水域单方面设定的海上分界线,朝鲜方面一直未予承认。特别是西海,是朝韩之间频繁发生海上冲突的争议地区。
包括1999年和2002年的延坪海战,朝鲜声称拥有自己设立的“海上军事分界线(MDL)”。其中,西海第5岛周边地区是海军持续开展巡逻活动的地方,天安舰当时也处于定期警戒任务中。
“天安”号警戒舰
韩国“天安”号警戒舰1989年下水服役,舰长88.3米、舰宽10米,能配备导弹和鱼雷,满载排水量1300吨。2010年3月26日,该舰在西海(黄海)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船尾发生不明原因爆炸后沉没。
事件经过
2010年3月26日晚上9点22分,在白宁岛西南2.5公里处的海上。韩国海军的警戒舰天安号照常执行夜间巡逻任务,船上有104名船员。当晚,船体下部中央突然发生大爆炸。在强大的冲击下,船体一分为二,大约在20分钟(约21点45分)内沉没。事故发生后,机舱和船尾的大部分人员瞬间随着沉没而消失,只有前方的部分人员成功逃脱。
韩国天安号舰长崔元日在舰长室被关了5分钟,后来有人在外面用锤子砸开门才脱身而出。他从舰长室出来一看半截船体已经消失。由于电力和通讯全部中断。所有通信手段都失效,他用手机向舰队司令部求助,之后展开救助工作。
援救过程
2010年3月26日22时后,韩国开始救援行动。事发当晚,李明博紧急召集国防部长官、国家情报院长、外交通商部长官等相关人员召开紧急安保会议。韩国海军立即派出史上最大规模的海难救助人员和装备进行搜救,动员包括SSU人员100多人、10多艘水上舰艇和1艘海难救助舰等在内的所有海难救助力量,投入到事发海域,同时将1艘登陆舰(LST)部署在附近海上,以防万一。截至3月27日凌晨1时,舰艇上的104名乘员中,有58人获救。同日,增派的搜救人员抵达沉船现场,但由于事发海域风浪较大,搜救工作进展不畅。侦察机也在沉船地点附近上空搜索,试图找到幸存者。3月27日上午7时30分,李明博在青瓦台的地下掩体内再次召开紧急安保会议,要求“在考虑到所有可能性的情况下,实施迅速且彻底的调查”并要求军方尽全力搜救。
为判断沉海船只的正确位置,韩国海军还派出了两艘730吨级鱼雷快艇,并于下午抵达现场。军方人士透露,“天安”号发生爆炸后,被分为两截的船尾部分被海水冲走一段距离,因此为了正确了解具体沉海位置,军方动员了鱼雷艇。同时,为配合搜救工作,3千吨级救助舰3月27日下午也已经抵达事发海域。3月28日晚上20点左右,在最初的事发海域向南6.48公里、水下24米处发现舰首后,3月29日上午9点左右在离爆炸地点向北180米、水下40米处又发现舰尾。海军目前已在两处都设置了浮标,全面展开水下搜救工作。同日,韩美两国多艘舰艇已先后抵达出事海域,包括具备100米深海救助能力的美国“萨尔沃”号专业救援舰、“夏洛”号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等4艘美国军舰在内,总共有24艘舰艇在进行营救工作,堪称韩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上救援行动。其中,韩国海军引以为荣的准航母独岛号两栖攻击舰也在现场扮演救援行动临时总部的角色,救援人员向舱内注入氧气以保证呼吸。
3月30日,韩国海军海警在白翎岛附近海域对日前沉没的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展开全方位搜救,但由于泥沙掩埋和海底能见度低,搜救人员直至当晚也未能进入船舱内搜寻幸存者,而一名潜水员却因搜救出现事故而不幸死亡。
2010年4月15日和24日,韩国先后将“天安”号舰尾和舰首打捞出水,并在舰内发现40具船员遗体。
事件结果
天安号事件中韩国“天安”号警戒舰解体,舰上104名船员中只有58人获救,46人遇难。幸存者中有人长期不得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作斗争。
韩方应对
2010年3月26日,事发当晚,李明博紧急召集国防部长官、国家情报院长、外交通商部长官等相关人员召开紧急安保会议。韩国警察厅于3月命令首尔市、京畿道、仁川港和江原特别自治道各地警察厅进入“二级紧急状态”。3月27日上午7时30分,李明博再次召开紧急安保会议,要求“在考虑到所有可能性的情况下,实施迅速且彻底的调查”并要求军方尽全力搜救。第二次紧急安保会议会址在青瓦台的地下掩体内。随后,韩国政府要求全体公务员进入“非常待命”状态。这是韩国自2004年卢武铉总统遭弹劾事件以来,首次启动全体公务员“非常待命”机制。
2010年4月4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在全军指挥官会议上表示,应以“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为契机加强国家和军队的安保工作。这是韩国总统首次出席全军指挥官会议。李明博在会上指出,“天安”舰的沉没绝不是因为单纯的事故。李明博在会上还宣布,为加强安保管理能力,新设总统安保特别辅佐官,并即刻成立隶属于总统的国家安保总检查机构,全面负责安保力量、危机管理体系和国防改革等所涉及的问题。韩国政府表示,将客观、科学、彻底地查明“天安”号事故的真相,追究相关责任。包括韩国军方、民间人士和外国专家在内的联合调查团初步认为,“天安”号是因“水下非接触性爆炸”而沉没的。
2010年5月20日,韩国加强与朝鲜的出入境管制。除开城工业园区外,全面禁止其他韩朝经济合作企业访问朝鲜。5月21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定于就“天安”号调查结果召开紧急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商讨对朝制裁措施等。5月24日,韩国政府在“天安”号事件后出台了针对朝鲜的制裁措施,被称为“5·24措施”,主要包括禁止朝鲜船舶在韩方海域运航,停止韩朝交流,禁止韩国国民访朝,禁止新的对朝投资等内容。
事件调查
调查过程
事件发生后,韩国成立了联合调查团调查沉没原因。调查组由韩国国内10家专业机构专家25人、军事专家22人、国会推荐专家3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典专家24人组成的国际组织。包括澳大利亚、瑞典、联合王国、美国的国际专家以及由大韩民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联合王国和美国组成的多国联合情报队。
2010年3月27日,韩国联合参谋部说,“天安”号下沉时,在附近执行任务的韩方“束草”号警戒舰向“不明物”开火,但随后发现“不明物”可能是“鸟群”。据韩国白翎岛居民透露,曾听到15分钟舰炮轰轰声。“天安”号幸存舰长崔元日称,事件发生时自己在舱中,当时听到一声巨响,船很快就倾斜,电力和通讯全部中断。自己从舱中走出后发现船尾已不见。按照崔元日的说法,爆炸、断电和船体分裂发生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当天韩国海难救助队的潜水员已着手下水调查工作。韩国国防部长官金泰荣表示,只有通过检查“天安”号残骸才能确认沉没原因。
韩国军方继4月15日打捞天安舰舰尾后,于4月24日终于打捞舰首并对截断面实施了调查,认为天安舰遭到重鱼雷袭击后因其产生的“泡沫喷射”(水中爆炸后引发的冲击波及水炮)而沉没的可能性最大。5月3日,韩国监查院对国防部等军事部门的大范围调查正式展开。调查初步认为,该舰是因“水下非接触性爆炸”沉没。
2010年5月7日,韩国官员称:“天安”号军舰烟筒以及与船尾折断面接触的海床发现了炸药痕迹,来自烈性炸药RDX(俗称"黑索金"),比三硝基甲苯(黄色炸药)威力更大,用于鱼雷,而非水雷。此外,韩国调查人员在军舰残骸上还发现了4个合金碎片。经过分析,这些碎片是鱼雷外壳材料——铝镁合金。5月10日,韩国国防部新闻办公室发表新闻公报证实,在“天安”舰上发现了常用于制造鱼雷的炸药黑索金(化学名环三亚甲基三硝胺)以及数块铝片,有关人员正在对其进行精密分析。
调查结果
2010年5月19日,时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在首尔说,已查明导致“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的原因是鱼雷爆炸,并且“确信”是朝鲜击沉了该舰。5月20日,韩国军民联合调查组宣布,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公布正式调查结果表示,综合“天安”号受损形态等现场物证、人证分析结果,“天安”号由于受到燃气涡轮室左舷下半部遭受感应式鱼雷在水中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和“泡沫喷射”效应影响,舰体折断沉没。攻击的鱼雷携带250公斤高性能炸药。调查团还在“天安”号沉没海域搜集到了螺旋桨等鱼雷零部件,与朝鲜生产的CHT-02D鱼雷设计完全一致;在鱼雷内部发现的朝鲜文“1号”也与朝鲜其他鱼雷使用的字体相同;朝鲜在西部海域海军基地的部分小型潜水艇等在事发两三天前离开基地,在“天安”号遭受攻击两三天后才返回,而事发当时,其他周边国家的潜艇均在本国基地或周边海域活动。这些“决定性”证据表明,“天安”号受到了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朝鲜国防委员会随即发表声明,表示拒绝接受韩国公布的这一调查结果。
2010年9月13日,韩国国防部公布对“天安”号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内容与5月20日公布的结果一致。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有韩文版和英文版,内容为概要、沉没原因、详细分析、结论、附录等5部分。报告说,“天安”号受鱼雷在水中爆炸时引发的冲击波和“泡沫喷射”效应影响,舰体折断沉没,爆炸位置在燃气涡轮室中央至左舷3米、水深6至9米处。该鱼雷是朝鲜制造并使用的CHT-02D鱼雷,装有250公斤高性能炸药。这份报告与此前公布的调查结果一致。参加联合调查团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代表在同意发布报告的文件上签了字。但瑞典调查团对报告表示“有限”同意,仅对自身参与调查的部分表示认可。此外,报告未包括俄罗斯调查团的调查结果。韩国军方相关负责人说,还没接到俄方调查结果。
结果争议
2010年5月20日,朝鲜对韩国公布的调查结果立刻完全拒绝,并澄清了其与该事件无关的立场,提议向事件现场派遣一个国防委员会所属检查团,以便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朝鲜表示:“美国操纵下的南朝鲜当局所拼凑的‘调查小组’是一个含混的实体,根本不符合国际标准。军事当局有着最终发言权,而且据说一些外国人也参加了该小组的工作,但却丝毫没有公开其成员的挑选程序和过程,也未说明他们是否都在‘调查结果’上签了名。正因为如此,南朝鲜不得不杜撰出‘军民联合调查团’这个举世仅见的畸形名称,而不将其正式命名为国际调查组。目前他们正试图平息国际社会对于该‘调查结果’值得怀疑的批评,邀请了并不属于事件受害方的个别国家的专家。”7月30日,朝鲜军方代表在朝美军方第三次大校级事务接触中表示,朝鲜军队和人民将彻底查明"天安"号事件的真相,这一立场“决不会动摇”。8月10日,朝鲜军方在朝美大校级事务接触中提出成立朝美联合检查团以查明“天安”号事件真相的新建议。
韩国舆论对2010年9月13日“毫无新意”的调查报告仍持保留态度,认为报告没有对舆论普遍质疑的造成右舷螺旋桨变形的原因以及在鱼雷内部发现朝鲜文“1号”等疑点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各方回应
韩国
2010年5月24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通过“对国民谈话”说:“‘天安’号警戒舰遭朝鲜突袭而沉没,朝鲜将为此付出代价。为了追究朝鲜的责任,从这一刻起,朝鲜船只不得再根据《南北海运协议》进入韩国海域航行,韩朝间贸易、交流与合作也将中断。韩国的领海、领空和领土如遭朝鲜的武力侵犯,将立即进行自卫。同时也将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韩国将与有关国家紧密协商之后把这一事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而将进一步强化韩美联合防御姿态。”
朝鲜
在“天安”号舰艇沉没后,朝鲜媒体一直没有报道这个事件,也没有表态。但是,针对韩国出现的将这一事件与朝鲜联系起来的舆论,朝鲜中央通讯社在2010年4月17日发表了代表朝鲜官方立场的军事评论员文章,认为该事件是“令人遗憾的不幸事件”,但对韩国军方和一些右派保守势力在真相还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把这一事件与朝鲜联系起来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愤怒。
2010年5月20日,韩国方面公布正式调查报告,称韩国海军这艘警戒舰遭朝鲜小型潜水艇鱼雷攻击而沉没。朝鲜国防委员会同一天发表声明,拒绝接受韩方调查结果,称沉舰事件是韩国当局策划的“阴谋和骗局”。朝鲜方面拒绝接受韩方调查结论。朝鲜国防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指责韩国当局强行把“天安”号沉没事件与朝鲜联系起来,试图“误导国内外舆论”。声明谴责韩国当局对朝鲜发动“抹黑攻势”,称“天安”号沉没事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闹剧”和“荒谬借口”,某些人试图借此达到某种政治、军事目的,“因为在事件中,46名士兵悲惨死去,而军官幸存下来”。朝鲜国防委员会同时指责美国和日本“侵略者”参与对朝鲜的“抹黑”,以“竭力维持他们对朝敌对政策”。声明说,韩国等方在玩“贼喊捉贼”的把戏。5月25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言人在平壤说,韩国总统李明博就“天安”号事件发表的“对国民讲话”是一场“拙劣的骗局”。
2010年6月14日,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申善浩在非正式对话中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阐述了朝鲜的立场。他断然否认韩国“天安号”军舰沉没与朝鲜有关,“如果安理会在只有韩国的没有得到受害国朝鲜验证的单边调查结果的情况下正式辩论这一问题,安理会就在争议中采取了其中一方的立场,而排斥了受害国。”申善浩指出,韩国公布单方面调查结果的时间同该国举行地方选举以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开始访问日本的时间吻合,同时,韩国宣布将这一事件提交安理会的时间同美国和中国开始战略和经济对话的时间吻合;这些事实表明,“天安号”沉没由朝鲜所致的说法是韩国政坛强硬派在选举期间打出的一张“王牌”,也是韩国当局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捏造。
中国
2010年5月15日,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韩国庆州就第四次中日韩外长会议期间中韩、中日外长会晤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关于“天安”号事件,柳明桓外长在会晤时表示了对这一事件的关切。杨洁表示,“天安”号沉没是一起不幸事件。当前朝鲜半岛形势十分复杂敏感,中方希望有关各方以半岛和本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为重,着眼长远,保持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2010年5月20日,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韩方公布了有关“天安”号沉没事件的调查结果,中方主张各方应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避免局势紧张升级。
2010年5月28日,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访问韩国期间会见韩国总统李明博时表示,对韩国的调查很重视,在“天安”号事件上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希望韩国政府妥善处理“天安”号事件。
美国
2010年5月20日,韩国公布有关“天安”号警戒舰沉没的正式调查结果后,美国和日本政府分别表示“强烈谴责”导致“天安”号沉没的行为。美国白宫当天发表声明说,韩国“天安”号军民联合调查团公布的正式调查结果认为朝鲜制造了这起袭击事件。导致“天安”号沉没的行为令人无法接受,这起袭击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挑战。
2010年7月23日,美国“联合国军司令部”发表新闻公报表示,美朝大校级军官当天上午在板门店举行会谈,就美方提议成立“联合评估团”评估“天安”号事件原因进行了讨论。美朝双方“暂时同意”于7月29日举行第三次大校级会谈。
日本
2010年5月16日,时任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韩国庆州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柳明恒举行了会谈。冈田明确表示,在“天安号事件”上,日本支持韩国,将尽最大可能与韩国进行合作。并就此事,日韩以及日美韩三国之间要建立紧密的联系。5月20日,韩国公布有关“天安”号警戒舰沉没的正式调查结果后,鸠山由纪夫由纪夫当天与相关阁员磋商,向媒体记者表示“强烈谴责”导致“天安”号沉没的行为,并决定向韩国提供支持。
北约
2010年5月20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发表声明称:“由多国专家组成的调查团查明‘天安’舰事件是朝鲜所为,在此强烈谴责朝鲜的这一行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向46名韩国官兵表示哀悼,并谴责夺走他们生命的暴力行为。”
声明还指出:“朝鲜击沉“天安”舰显然违反了国际法,并给(东北亚)地区带来了严重威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再次呼吁朝鲜诚实履行在国际社会上的义务。”
联合国
2010年5月24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总部举行的一个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际联合调查报告证据确凿并令人感到深切不安。对于这一事件广泛的谴责,我完全加入其中。这一事件发生在六方会谈和旨在使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国际努力继续陷于停滞之时,这一点尤为可悲。朝鲜这一令人无法接受的行动同促进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努力背道而驰。”他希望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能够承担起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根据形势的严重性而采取适当措施。6月14日至15日,安理会就韩国“天安号”沉船事件举行非正式互动对话,分别倾听了朝鲜和韩国代表团的立场。安理会6月轮值主席、墨西哥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列尔表示,“我们是本着倾听要求安理会采取行动的主要当事方的精神来组织这次对话的。同时,我们将同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单独举行会谈,同样倾听他的关切。”
2010年7月9日,安理会举行公开会议,就“天安号”军舰沉没事件一致表决通过了一份主席声明。声明严词谴责导致“天安号”舰艇沉没、船上46名水兵死亡的袭击事件,并强调了防止类似袭击事件再次发生、以及维护朝鲜半岛乃至整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声明中并未指出朝鲜是攻击方。
《主席声明》的全文如下:
事件主要脉络
以上参考
后续发展
2015年3月24日,在“天安舰事件”发生5周年之际,朝鲜重申与“天安舰事件”无关的立场,韩国则表示“天安舰事件”被证实为朝鲜所为。朝韩双方就“天安舰事件”各执一词,互相“斗嘴”。朝鲜以国防委员会政策局发言人的名义发表声明,再次强调朝鲜与“天安舰事件”无关,并敦促韩方立即解除“5·24对朝制裁措施”。韩国统一部官员当天表示,“5•24对朝制裁措施”的实施旨在追究朝鲜对“天安舰事件”的责任。韩国政府重申,为了解决该问题,朝鲜必须采取韩国民众可接受的、负责任的措施。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当天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天安舰事件”已经被证实为朝鲜潜艇所致。因此,韩国政府坚持认为不能接受朝方辩解。
影响
韩朝关系
2010年5月24日,时任韩国统一部长官玄仁泽、国防部长官金泰荣和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就“天安”号事件举行联合记者会,表示韩国将从当天起恢复“对朝心理战”,禁止朝鲜船只进入济州海峡等韩国海域,全面中断韩朝贸易,禁止韩国国民访朝,中断对朝援助。时任朝鲜人民军中部前线地区司令官24日向韩国方面发出公开警告书,要求韩方立即停止在军事分界线沿线的反朝心理战活动,否则朝鲜将针对这些心理战目标“进行瞄准射击,加以击毁”。5月25日,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在平壤发表讲话,宣布对韩国的八项措施,开始全面冻结朝韩关系,废除朝韩互不侵犯协议,全面停止朝韩合作。
国际关系影响
中国政府拒绝接受韩国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天安号沉没调查结果,和俄罗斯不同,中国没有响应韩国的关于向韩国派遣调查团的邀请。中国指出,这样的调查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并进一步刺激朝鲜,因而明确表示,反对将天安号事件提交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该问题国际化并严厉制裁朝鲜的措施。中国认为,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是最重要的,因此希望通过对话而非制裁措施来和平解决天安舰事件。对于2010年6月在黄海(韩称西海)举行的有美国航空母舰参加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中国也表示强烈反对。由于中国的不支持和反对,韩国政府当初所希望的联合国安理会对朝严厉制裁措施未能实现,原定于黄海举行的大规模韩美联合军事演习也未能成事。天安号事件表明,韩中之间与朝鲜问题有关的矛盾是不易协调的,该事件也表明,为了将韩中关系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存在着需要克服的巨大障碍。
天安号事件,不仅导致了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基本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即相对缓和稳定的南北关系演变为韩朝全面政治对抗和军事对峙的格局,而且也强化了以美国为主导的韩美同盟和日美同盟对东北亚安全格局的支配地位,增强了美、日、韩三国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战略影响力和遏制力。此外,由于天安舰事件,韩国面临着新的安保战略的选择,只要韩国从实现朝鲜半岛长期和平稳定和无核化以及最终实现统一的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积极的对朝鲜综合性的安保战略,朝鲜半岛能够控制紧张局势升级,朝韩关系也必将重新走上“共存共荣”的战略轨道。
对朝制裁
2010年5月24日,韩国政府在“天安”号事件后出台了针对朝鲜的制裁措施,被称为“5·24措施”,主要包括禁止朝鲜船舶在韩方海域运航,停止韩朝交流,禁止韩国国民访朝,禁止新的对朝投资等内容。
一、经贸制裁
2、缩小开城工业园区运营规模,中断开城工业园区以外的韩朝经贸合作,禁止对朝新投资;
3、是禁止韩国国民访问除开城和金刚山观光地区以外的朝鲜地区;
4、是原则上暂停对朝援助。
二、武力应对
1、自即日起恢复中断已达6年之久的“对朝心理战”;
2、阻止朝鲜船舶进入韩国海域;
3、进行韩美联合反潜军事训练;
4、积极参与“防扩散倡议”,“防止朝鲜核武器和大量杀伤性武器的扩散”。
三、争取联合国等国际层面应对
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表示,韩国将与有关国家进行密切的合作和协商,
在联合国等国际层面进行应对。韩国认为,“天安”号事件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全,
有必要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正就此与有关国家进行紧密协商。
美股应声回落
由于韩国海军舰船沉没的消息引起了市场投资者对地缘政治问题的担忧,2010年3月26日纽约股市在午盘后从高位回落,截至收盘,三大指数基本与前一交易日持平。该周美国股市已是连续第四周收高,创造了2009年8月以来最长连续上涨纪录。
其他影响
2010年5月17日,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报道,韩国法务部称,从2010年8月15日开始,进入韩国的17岁以上的外国人必须要进行指纹登录及脸部拍照。韩国法务部称,如果入境的外国人拒绝的话,将采取不准入境的方针。不过,执行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业务的人及其家属、由总统令选定的外国人可以得到例外的认证。
事后纪念
2010年4月25日,为纪念死难者,时任韩国总理郑云灿宣布从即日起5天内为韩国哀悼期,并于29日为遇难士兵举行葬礼。4月29日,韩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出席“天安”号遇难官兵遗体告别仪式。当天,韩国政府为在“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中遇难的46名官兵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李明博在遗像前一一为遇难官兵授予“花郎武功勋章”。
天安号事件不仅仅是一起军事事件,更是一次留在全体韩国人民心中的集体记忆。为纪念这场46名年轻战士为国牺牲的事件,韩国每年3月26日在全国举行追悼活动。在首尔国家纪念公园建有“天安46军人陵园”,用以死者家属和社会人士追悼纪念,还会作为学生参观学习基地,学习国家安全教育以。
天安号的船体陈列在平泽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在这里设立的天安纪念馆,陈列着当时情况的展品,还可以观看死者家属的证词视频。另外在新闻媒体中,拍摄有《天安号计划》等影视作品和相关文学作品,以引起韩国人民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天安舰”事件后,韩国内一直有重建“天安”号的呼声。为此,韩国军方决定将新的一艘大邱级护卫舰命名为“天安”号。2021年11月9日,韩国海军与防卫事业厅在蔚山现代重工公司举行大邱级护卫舰7号舰“天安”号下水仪式。韩国军方代表称,这艘以“天安”号命名的新舰,象征着2010年沉没的天安舰“重生”,且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
相关事件
打“被朝鲜击沉”字幕韩国电视台遭谴责
2010年3月26日,天安号事件发生后,韩国SBS电视台随即于当天晚上11点40分正播放的节目底下打出了“一艘舰艇被朝鲜击沉”的字幕,事后引发韩国民众的一致谴责。对此,SBS电视台的负责人表示,字幕是后台事先准备好,本想待事实确认后立即发出。但因为当时情况比较紧急,忙中出错,发出了未经确认的内容。韩国网民纷纷在网上留言要求“立即在电视台节目中正式道歉”,“这么重要的事件,居然出现这么大的误报,应当追究当事者责任。”
朝鲜大规模集会
2010年5月30日,朝鲜10万名群众在平壤市金日成广场举行集会,谴责韩国当局伪造“天安”号事件,激化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来自平壤市日用品厂、牡丹峰区职业联盟和平壤市体育团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表示,朝鲜人民当前正在掀起经济建设的新高潮,以期“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大门”,因此“根本不可能做袭击舰艇的事情”,“天安”号事件完全是韩国一手制造的阴谋。这是自“天安”号事件发生以来,朝鲜第一次举行大规模群众集会。
韩国军方宣布停止对朝广播
2025年9月1日,韩国国防部发表公告称,作为缓和韩朝军事紧张的措施之一,韩军自当天起全面停止对朝广播“自由之声”的制作及播放。这是韩军自2010年“天安”号事件后恢复对朝“自由之声”广播以来,首次停止该广播。“自由之声”自当天凌晨起全面停播。它是韩军心理战团制作的对朝广播,通过多个节目介绍朝鲜政权相关消息、韩国发展现状和流行文化。韩军曾以“天安号事件”为契机于2010年5月重启“自由之声”,此次时隔15年叫停。
参考资料 >
韩国军舰“天安号”沉没.央视网.2025-09-07
2010年天安号事件摘要.zelma.tistory.2025-09-07
天安舰事件 - 天安舰事件的国际法律分析 - 金灿奎,庆熙大学名誉教授.news.koreanbar.2025-09-07
天安号事件.联合国网站.2025-09-07
韩国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救援行动搜救天安舰.搜狐新闻.2025-09-07
李明博要求以“天安”号事件为契机加强安保.搜狐新闻.2025-09-07
韩国就天安号沉没原因发表正式调查结论(图).搜狐网.2025-09-07
朝鲜国防委员会:不会对“天安”号事件道歉.中华网.2024-03-12
[视频][韩国]“天安”号最终调查结果公布.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2025-09-07
韩国媒体:天安”号事件是史上最大惨案(组图).搜狐网.2025-09-07
2010年3月26日 韩国“天安”舰在韩国海域发生爆炸.中华网.2025-09-07
“发生了大爆炸。只有我活了下来,对不起”.韩国中央日报.2025-09-07
韩国“天安”号沉没46名士兵下落不明.搜狐新闻.2025-09-07
韩媒:“天安舰”爆炸沉没是韩海军史上最大惨案.搜狐网.2025-09-07
韩官员透露美军军舰明天将参加“天安号”搜救.搜狐网.2025-09-07
韩国议员疑失事军舰遭美韩军演炮弹误击沉没.新浪网.2025-09-07
韩国确认“天安”舰沉船位置 并全力展开搜救.搜狐网.2025-09-07
一名韩国“天安”号军舰搜救人员身亡.搜狐新闻.2025-09-07
韩国搜救沉没军舰失踪者无果 一名救援队员死亡.新浪网.2025-09-07
韩国认定朝鲜击沉天安舰(图).搜狐网.2025-09-07
韩国称找到鱼雷碎片 证明天安舰遭鱼雷攻击沉没.搜狐网.2025-09-07
李明博:“天安舰”绝非因单纯事故沉海.搜狐新闻.2025-09-07
韩国称“天安”舰残骸发现鱼雷火药痕迹.搜狐网.2025-09-07
韩国防部长会见驻韩美军司令 秘密协商沉船事件.搜狗新闻.2025-09-07
韩“天安”号事件调查结果指向朝鲜.财新网.2025-09-07
关于天安舰袭击事件联合调查结果的报告.korea.kr.2025-09-07
李明博就“天安”号发表讲话 “朝鲜将为此付出代价”.新浪财经.2025-09-07
朝鲜军方称朝将彻查"天安"号事件真相.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2025-09-07
朝鲜建议成立朝美联合检查团以查明“天安”号事件.央视网.2025-09-07
朝鲜称韩总统就军舰沉没事件讲话是骗局.第一财经.2025-09-07
中方希望各方冷静克制妥善处理“天安”号事件.搜狐网.2025-09-07
日谴责导致韩国“天安”号警戒舰沉没的行为.搜狐新闻.2025-09-07
美朝大校级会谈讨论就"天安"号事件成立"联合评估团".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2025-09-07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谴责朝鲜击沉天安舰.韩联社.2025-09-07
安理会通过关于天安号事件的主席声明(全文).中国日报国际频道.2025-09-07
韩国今天为“天安”舰遇难水兵举行葬礼(图).搜狐新闻.2025-09-07
李明博送别沉没军舰遇难者 为官兵追授勋章(图).搜狐网.2025-09-07
“天安舰事件”发生5周年 韩朝“斗嘴”各执一词.中国新闻网.2025-09-08
朝鲜要求韩国立即停止反朝心理战 否则加以击毁.搜狐网.2025-09-07
朝和平统一委员会宣布与韩国断绝所有关系(图).搜狐网.2025-09-08
朝和平统一委员会宣布与韩国断绝所有关系.搜狐新闻.2019-07-04
天安号事件影响大 奥巴马承诺保韩国安全.新浪网.2025-09-07
천안함 폭침 15주기와 가짜뉴스.weekly.chosun.2025-09-07
天安号计划 천안함프로젝트.豆瓣电影.2025-09-07
韩“天安”号护卫舰下水.百家号.2025-09-07
朝鲜10万群众集会谴责“天安”号事件.新浪网.2025-09-08
韩国军方宣布停止对朝广播.百家号.2025-09-07
韩媒:韩国军方时隔15年叫停对朝广播.腾讯网.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