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下奇观:本溪水洞,世界最长暗河的惊人探险!

揭秘地下奇观:本溪水洞,世界最长暗河的惊人探险!

想象一下,潜入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本溪满族自治县水洞就藏在辽宁本溪,距市区东35公里太子河畔,是四、五百万年前地壳巨变形成的巨大充水溶洞,位于长白山脉东南侠柯山中。作为中国最大水上游览洞穴和北方地区最大岩溶暗河,它邀你开启奇幻之旅。

走进水洞,恒温10℃四季如春,舒适宜人。洞口海拔181米,以石灰岩断裂褶皱为主;洞内河岸遍布石笋钟乳石,高纬度喀斯特地貌栩栩如生。全长5800米,开放28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含九曲银河洞、蟠龙洞、银波洞等景点。还有盲鱼、盲鳅、蝙蝠及适应微光的藻类,生态奇妙。

本溪水洞1983年开放,1992年成国际旅游洞穴协会亚洲首批会员,1994年获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旅游洞穴”,2009年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2015年获国家旅游局AAAAA级景区称号,2018年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长连续乘船游览暗河景区”。

自然地理位置境域

本溪水洞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山区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近抚顺市辽阳市鞍山市。距本溪县城区35千米,西距县城小市镇6千米,东经124°05′,北纬40°18′,处于长白山脉东南延续部分千山山脉侠柯山中。

气候

本溪水洞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7℃,最热月23.3℃,最冷月-13.5℃,年较差大。年日照2371.8小时,光能丰富。干湿季分明,年均降水801毫米,夏季占63%以上。洞内恒温12℃,水温5℃,通风良好,湿度约85%。

地质

本溪水洞位于长白山脉东南延续部分,千山山脉东北边缘辽东山地侠柯山太子河大断裂带,地质复杂。奥陶系灰岩受外力作用,石灰岩形成褶皱断裂,产生大量缝隙孔穴。

地形地貌

本溪水洞是四五十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相对高度200-300米;石灰岩崩塌堆积,小汤河水渗入溶蚀,洞内河岸遍布石笋钟乳石,发育多条支洞,属高纬度喀斯特地貌。洞外山丘起伏。

水文

本溪水洞源头为太子河,一级支流小汤河南向北流,经奥陶系大理石露区时渗漏补给形成暗河,从洞口汇入太子河后注辽河入海;小汤河径流不均,7-9月流量大,10-6月枯水期,约5个月结冰。

洞内地下长河约5800米,3000米未开发暗河,水量充沛,日流量20000立方米。水流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7米。

形成原因

本溪水洞形成漫长。四亿五千万年前古生代奥陶纪石灰岩海水沉积。经五次地质运动,7000万年前燕山造山运动使本溪满族自治县变陆地,石灰岩产生裂隙。40-50万年前中更新世早期,汤河流入太子河段时河水渗入灰岩裂隙,潜流溶蚀石灰岩,裂隙变宽大。过程持续10多万年,至30万年前中更新世中期,形成溶洞,洞中钟乳石石笋以100年6.76毫米速度生长。

生物多样性

本溪水洞特殊地质光线,洞内植物多适应弱光藻类;或外力进入退化植物。动物分三种:真洞穴动物如白胡子鱼、盲鳅、蜘蛛和蚰蜒目,眼退化有感应器官;洞穴动物如鼠类,适应洞穴生活;拟洞穴动物如蝙蝠、灶,喜洞性或暂居。银波洞河面窄,仅有蝙蝠和小鱼。距洞口20多米岩壁有蝙蝠群,水中鱼群。现禁捕捞小鱼和捉蝙蝠,保护生物。

历史沿革名称由来

本溪水洞原称“谢家崴子洞”,据载:百姓称山水转弯处为崴子。传清康熙年间,村民谢老疙瘩避债逃入洞内躲劫,后称谢家崴子村,洞名“谢家崴子洞”。1983年5月1日以行政区划定名本溪水洞,沿用至今。

考古发现

古人类曾居本溪水洞。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发掘。洞口发现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石器、动物骨骼;还发现4千年前青铜时代陶器、前200年至公元400年绳纹陶、五铢钱等。

主要看点

本溪水洞全长5800米,开放2800米、面积3.6万平方米。洞口高16米宽25米,半月形断面,上刻“本溪水洞”。洞内开阔处高38米宽70米,向山里延伸。西北至东南走向,水平展布,厅隧状、厅堂状和廊道状。由九曲银河洞(主洞道)、蟠龙洞(旱洞)、银波洞(充水洞)和上游暗洞构成。洞内钟乳石众多,石笋、石柱、石华、石幔发育良好,观赏价值高。河道蜿蜒水流平稳清澈,形成“三峡”、“七宫”、“九湾”等地貌,称“九曲银河”,平均水深1.5米,最深7米,最浅3米。

迎客厅

本溪水洞洞口坐南朝北半圆形,高太子河面13米,进入为高宽超20米、长70米、面积超1400平方米“迎客大厅”,中间是九曲银河洞(主洞道),右侧蟠龙洞(旱洞),左侧出水口银波洞(充水洞)。

九曲银河洞

九曲银河洞为石灰岩洞,常称水洞,是主洞道,开放2800米。逆流而上洞身时宽时窄,蜿蜒转15次大弯,有二门、三峡、七宫等特色景观。

银河宫

银河宫是九曲银河洞首段景观。进入后右侧洞壁有小洞,水流到暗河成瀑布,巨响称“飞泉迎客”。超1000平方米水面有游客码头,长近百米,供多船靠岸,称“银河渡口”。船前行洞顶变矮,水面与顶狭窄,似瓶口,称“宝瓶口”。

芙蓉峡

芙蓉峡位于“宝瓶口”上游,长约100米,空间狭长。始端洞顶有短粗硕大钟乳石垂下,积小钟乳石,似倒垂莲花,称“倒垂莲花”。中段左岸洞壁石华、钟乳石、石笋成图案,称“芙蓉壁”。河水中有石笋出水,形似绽开芙蓉,称“出水芙蓉”。左岸石壁有亿万年暗河水侵蚀岩石成“银河潮涌”。最窄处洞顶密集钟乳石,似珍珠帘幕,称“珠帘滴翠”。最窄处前方右岸多小石笋,似小猿猴蹲坐,称“聚猿坡”。“聚猿坡”前乱石堆小山,崎岖密布石笋,称“狲岛”。

二仙宫

二仙宫位于芙蓉峡上游。宫门左侧洞顶有垂下的扇形巨大钟乳石,从顶铺陈,称“凤尾”。中段右岸两个高4-5米巨大石笋,石灰质水滴落蒸发沉积,挂石幔,似两人合十祈祷,称“福寿双星”。

广寒官

广寒官位于二仙宫上游。始端右岸形状不一石笋组成空地,岩壁下形似宫殿银白石华,灯光照射似水晶石雕,称“凌霄宫”。“凌霄宝殿”前方壁崖下另一石华,称“广寒宫”。有一水深4-5米狭窄河道,右侧有似大蟒横石,称“巨蟒卧波”。过此河道左岸开阔,多石笋似罗汉蹲坐,称“十八罗汉堂”。过“十八罗汉堂”,左侧河水粗大岩柱伸向洞顶,称“擎天玉柱”。“玉柱”右前方洞顶岩石,称“女娲石”。过“擎天玉柱、女娲石”河右岸表面挂石华两个钟形石,似宝钟,称“宝鼎双钟”。

双剑峡

双剑峡位于广寒宫上游,始端洞顶垂两个硕大剑形钟乳石,一白一黑并排垂水面,收紧河面,当银河要塞,称“鸳鸯剑”。过“鸳鸯剑”又一“巨剑”插水面,剑身宽锋向外,称“斩妖剑”。绕“斩妖剑”前有洞中最长钟乳石,顶面积1.3平方米,高7米,称“倚天长剑”。

剑门

剑门位于双剑峡上游,是九曲银河第一门,由山陡崖峭大小剑门山组成。过门后空间宽阔,钟乳石、石笋增多,似巨大宫殿,称“玉皇官”,有鳄鱼头、仙丹石、梦笔生花、太白神笔、天王佛塔、麒麟送子、望儿归、银河扬帆、巨笋冲天、石笋王、双玉猫、卧牛回首、金龟石、金蝉跳水、弥勒佛、织女石与牛郎负子、观音堂、观音送子、人参娃及蛟龙戏水等多处景观。

虎闸门

虎闸门位于剑门上游,航道变窄。河右岸巨石裂为上下两片,缝隙大,半在水上,下片巨石生一排小石笋。整体似半闭眼张口露齿老虎,称“虎闸门”。

玉象峡

玉象峡位于虎闸门上游,两岸崎岖河道狭窄。有银河白塔、滴水剑、八仙过海、斜塔、之字湾、天桥、宝塔山、玉象戏水、如来讲经、仙人采药、佛手及百草园等十余处景观,“斜塔”“玉象戏水”最出名。玉象戏水位于中段河岸右侧,从上游看似大象站“银河”戏水,故名。

北极宫

北极宫位于玉象峡上游,景观银白色调,似到北极,故名。有海兽双欢、北极熊山、银鹰独立、北岳积雪、珠峰映日、天山烟云、金玉壁雕及昆仑仙鼓等多景观。

玄女宫

玄女宫位于北极宫上游,玄女助黄帝败蚩尤。有神女石、小瀛州、白玉宝瓶、镇妖壁及聚仙岛等多景观,神女石最出名。岩石上有似微笑女子石笋,当九天玄女化身象征。

源泉官

源泉官位于玄女宫上游,是水洞开发终端,与另暗河相通,是“银河”源头。有洞涵水天、壁泉、滴水莲花、一线天、深潭奇景及小天池等多处景观。深潭奇景、小天池上游河是未开发暗河。1997年联合法国探险联盟潜水队考察勘测,发现前方还有3000余米长,未深入开发。

蟠龙洞

蟠龙洞也称旱洞,形似360度大弯龙,故名。呈椭圆形,全长280米。蟠龙洞洞口有双窟探胜、月牙门、海眼、香脂壁、过人盔等多景观。

蟠龙宫

蟠龙宫位于蟠龙洞最深处,厅容500-600人。厅内有地下水融蚀石灰岩形成石柱、石笋及未发育钟乳石,四周石壁下垂石幔为主。厅前深超十米水潭,小汤河水渗漏补给形成,传碧溪小龙诞水积成,称“龙潭”。潭底形状似珍珠圆石,称“龙戏珠”,仅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时可见。还有龙诞帐、甘露池、华表、百步池、悬脚岩、捉迷宫及碰头乐等多景观。

古生物馆

古生物馆近水洞主厅,原岩溶地貌发育不全早洞。经论证,本溪水洞管理局开发远古生物馆宣传古生物知识。展厅分“序幕”“海底世界生命的诞生”“自海洋冲向陆地”“水中的龙”“陆地龙、空中龙”“高级生命哺乳动物的产生”“中国人智慧结晶—中国龙”“飞行器—科幻世界”及“射击场”等9场景。

银波洞

银波洞也称充水洞,长约70米,位于迎客厅左侧。九曲银河水流到“银河渡口”处偏转流向银波洞,水经出水口流到洞外。因洞无风水面平静,洞距水不超十米,景物倒映水中。此处无钟乳石石笋和石华,凸凹洞壁灯光照射,似立体画卷。

时令景观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类似霜白色不透明粒状沉积物。非冰非雪,形成需气温低、水汽足;湖水蒸气吸热汽化蒸发到树枝,寒冷时凝固成雾凇。古琴湖位于洞口以北,面积约1.2万平方米,有曲桥拱桥、湖心亭等景点。因本溪水洞特殊地理,湖面冬不结冰,水汽蒸发加夜低温,次日湖畔景观覆雾凇;形成湖面雾气弥漫,树枝挂雾凇,鸟类飞过,鱼类游动画面。

其他看点玉京山生态园

玉京山生态园景区位于洞口以南,为长白山余脉,称辽东树木博物馆。与水洞一体,水洞在山中,生态园在山上。园内有核桃楸、桦树松树柞树冷杉属、槐树等珍贵树种。有核桃、桦树等5资源保护区。及石佛、石龙坡、天书壁、不老松、狮峰山、骆驼岭、七星场、仙人听风、蜂涌莲花、连心锁、揽胜台等多景点。

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也称本溪水洞地质博物馆,位于洞口以东,占地超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馆陈列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国宝级珍贵标本30余件、珍稀标本540件,矿石标本468件,珍稀标本3300余件,其中金刚山义县翼龙、马氏燕鸟吃鱼、中华龙鸟尾羽鸟、幻龙属、鱼龙目海百合纲、群龟和“九龙壁”等化石标本保存好。2011年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衍水乐园

衍水乐园位于洞口以东北太子河畔。太子河古称衍水,发源于本溪满族自治县草帽顶子山后,全长413千米,衍水乐园全长约14千米,有“东北第一漂”太子河漂流、乘旅游船、开快艇及踩脚踏船等项目。

硅化木王国

硅化木王国位于洞口以东北地区,是迁地保护硅化木森林公园,园中超600棵硅化树。火山喷发后远树木被火山灰埋葬。火山灰带大量硅酸盐溶液,高温使树木硅化成立直树桩。经鉴定,木化石属裸子植物,多松柏类,少数银杏类。由硅化木精品广场、丛林探险、休闲广场、趣味屋、恐龙探秘、恐龙灭绝、恐龙开门、硅化木嘉年华广场、火山岩溶观赏区等九大功能区组成。

胜地风情园

胜地风情园坐落在木化石群王国公园内,占地约8000平方米。有四面佛、如意音乐喷泉、玉象载塔等景观,园内有孔雀等动物,供游客观赏。

开发与保护开发

20世纪60年代本溪市政府开始开发水洞。1962年4月,沈阳军区勘查,从外到内全面勘查,取得地形图、平面图、断面图、图表和文字等资料。1981年本溪市园林处开发,1983年5月1日正式接待游客。1993年7月请海军旅顺基地潜水员发现洞内较大暗河。1996-1997年,本溪水洞管理部门联合多家单位专家,进行多学科综合科学研究及潜水探测,取得成果。1997年5月5日本溪水洞旅游(集团)股份公司成立。

21世纪进一步开发,2005年9月“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批为中国唯一以行政区划命名国家地质公园。建本溪地质博物馆和“硅化木王国”主题公园。2012年改造扩建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完成标识牌158块,洞内外重铺花岗岩地面超3400平方米,铺旱洞木地板约1200平方米,安装上船码头护栏210米,增大上船码头集散区域。2015年2月至6月完成照明工程改造,对停车场游客中心、售票处、长廊、地质博物馆等景观照明处理,完善软硬件。2016年,从地下2000多米深处开发热泉,富含21种矿物质,硫磺含量高,命名硫磺泉。通过措施完善软硬件,提高旅游产品质量,通过5A级景区评审。

保护

开发前渔夫可入洞捕鱼;现禁捕捞小鱼和捉蝙蝠,仅供欣赏,保护洞内生物多样性。2012年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投资896万元,启动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实施景区高压线迁移及供电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提高旅游安全质量。2017年4月11日邀请市森林公安分局开展春季森林防火培训,消除火灾隐患。

相关文化神话传说

本溪水洞多古老传说。有的说蟠龙洞是碧溪小龙蟠踞处,岩石被抓成洞中洞,龙涎滴落成龙潭,风雨夜巨龙回东海,留井称“海眼”。也说本溪水洞是洪钧老祖修仙处玉京山紫霄宫,神仙听道。还说仙班之首洪钧老祖得道紫霄宫,神仙恭听传道。

民族宗教

本溪水洞存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有佛像、千手观音佛教雕塑和壁画,道教文化体现阴阳五行及五岳帝君信仰。

重大事件

1983年5月1日本溪水洞正式对外开放。

1992年本溪水洞被国际旅游洞穴协会接纳为亚洲首批会员单位。

1994年本溪水洞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2年3月本溪水洞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名胜风景区。

2004年5月25日“中国第一横渡勇士”张健游泳往返5600米,历时1小时30分钟成功挑战本溪水洞。

2005年10月本溪水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

2007年本溪水洞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风景区”之一。

2009年本溪水洞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2010年本溪水洞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15年7月本溪水洞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8年6月12日本溪水洞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长可供连续乘船游览的暗河景区”。

2021年5月在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旅游年会上,本溪水洞获“"艾里斯奖·最美中国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准备好探索这个地下奇迹了吗?本溪水洞等你来体验无与伦比的探险之旅!

参考资料 >

河流资源.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5-02

关于我们.本溪水洞官网.2023-05-02

水洞.新浪旅游.2025-08-27

本溪水洞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本溪市人民政府.2023-05-02

地质地貌.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5-02

本溪水洞.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05-02

首页.本溪水洞官网.2023-05-02

本溪水洞史话.本溪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5-02

本溪水洞.本溪市人民政府.2025-05-28

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本溪水洞官网.2023-05-02

衍水乐园.本溪极简代码官网.2023-05-02

硅化木王国.本溪水洞官网.2023-05-02

胜地风情园.本溪水洞官网.2023-05-02

本溪水洞风景区.中国网联盟中国.2023-05-02

本溪水洞景区开展森林防火培训.本溪市人民政府.2023-05-02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