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亚洲象王国!西双版纳野象谷,与70头野生巨象零距离

闯入亚洲象王国!西双版纳野象谷,与70头野生巨象零距离

你知道吗?在中国,只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安全邂逅野生亚洲象——那就是西双版纳野象谷。

野象谷,又称西双版纳三岔河森林公园,坐落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养镇自然保护区南缘,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距景洪市仅22公里。这片占地5.17平方千米的神秘雨林,不仅是全国唯一可安全观测野生亚洲象的圣地,更是亚洲象科研监测、野生凤蝶总科繁殖及野生动物救护的核心基地。

野象谷位于云南西部,以低山浅丘宽谷地貌为主,海拔介于747至1055米之间,享有北热带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景区始建于1990年,1998年正式开放,亮点景点包括蝴蝶养殖园、白鹭园、亚洲象博物馆等,带你沉浸式体验雨林奇观。

2005年,野象谷斩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8年,更跻身全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之列。

名称由来

野象谷原名“三岔河”,得自关坪河、百花山南养散素河与勐养河三河交汇的地理格局。1997年1月,为突出大象保护主题,时任云南省省长的和志强提议更名为“版纳野象谷”,并亲自题写名称。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再次题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雨林野象谷景区”,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1976年,云南省动物研究所首次记录西双版纳现存101头亚洲象;1983年,数量增至179头。1988年,五头野象闯入村民视野,成为1949年以来首次人象近距离相遇。随后,保护区在象塘投盐引象,逐步建成观象台与观察棚,开启科学观测时代。

1990年,集观象、雨林探险、科研与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景区启动建设。同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保护区管理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建成中国首家蝴蝶饲养繁殖基地——蝴蝶园。1996年,野象谷正式开放。

2002年3月,“亚洲象种源繁育中心”落户野象谷,2008年12月通过验收,成为中国唯一专注亚洲象研究与繁育的基地。

自然地理位置境域

野象谷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南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内。距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22公里、勐养镇10公里,地理坐标北纬22°10′—22°11′,东经100°50′—100°51′,总面积5.1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达8000平方米。

气候

野象谷属北热带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干湿季分明。年均温18.6°—21.9℃,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6—10月占全年84.1%。日照1800—2300小时,相对湿度80—86%,常年东南风与西南风主导,静风频率高达71%。垂直气候带显著:800米以下为北热带,800—1500米为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中亚热带。

地质地貌

野象谷所在的勐养镇以山原与侵蚀中山地形为主。位于横断山系纵谷区南端、澜沧江大断裂带西侧,属低山浅丘宽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间低,沟谷纵横,海拔747—1055米。

生物多样性植物

平均海拔变化,野象谷森林覆盖率达96%,分为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与黄竹林。代表性树种包括聚榕树、千果榄仁番龙眼白花羊蹄甲多花白头树、箭毒木、云南石梓等,雨林层次丰富,生态原始。

动物

野象谷栖息约70头野生亚洲象,更有超100种野生蝴蝶(如凤蝶、斑蝶、蛱蝶等)与100多种热带鸟类。野牛、巨蜥、蟒蛇、绿孔雀、犀鸟、豚尾猴、猕猴熊瞎子等保护动物亦在此生息。

主要景点

景区西南入口起,自南向北分布大象学校、雨林小剧场、蛇蜥园、水上餐厅、蝴蝶园、兰花园、热带雨林观光索道、树上旅馆、高架观象栈道、亚洲象博物馆、画象屋、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等,一路惊喜不断。

蝴蝶馆

凤蝶总科馆位于西南部,是中国首家人工蝴蝶饲养基地,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合作建成。馆内饲养热带亚热带蝴蝶48种,包括裳凤蝶云南丽蛱蝶中华枯叶蝶等,年繁殖12万只,部分放归自然。游客可全程观察卵—美国白灯蛾—蛹—蝶的生命奇迹。

兰花园

兰花园毗邻蝴蝶馆,以栽培中国一级保护兰花为主,如松萝铁兰蝴蝶兰属文心兰属等。园内设科普馆,详解兰花珍稀品种与雨林独特生态,如寄生、附生、气生根等现象。

热带雨林观光索道

索道起点兰花园西北,全长2063米,设206个吊篮,35分钟直达观象台。俯瞰雨林全貌,偶遇野生大象菲氏叶猴、蜂猴、北白颊长臂猿灵长目及多种热带鸟类,空中观景体验独一无二。

高架观象栈道

栈道起于兰花园东北,全长2280米,宽3米,采用美国南方松防腐木搭建。设计极尽生态友好:板间留隙6—8毫米,减少太阳暴晒与雨水淤积,为树木生长留足空间。根据亚洲象行为特征预留通道,游客可近距离观察雨林多层次植被结构,人象和谐共处。

亚洲象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栈道末端,2008年3月开放,展厅800平方米。分九大板块,图文展示亚洲象起源、生理、生存状态与人象关系。馆藏珍品包括亚洲象骨架、真皮与五官标本,以及黑麂印度野牛凹甲陆龟等稀有动物标本。每日科普讲解,深度解锁大象奥秘。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

中心位于博物馆南侧,是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重点工程,集救助、科研、繁育于一体。2007年建设,2008年竣工,核心任务包括亚洲象人工繁育、基因保存与野化放归,助力种群壮大。

树上旅馆

野象谷在象群出没区搭建30余座树上旅馆,距地20米,以傣族干栏式竹楼为形,由观象长廊串联。既可安全观赏亚洲象觅食嬉戏,亦为科研人员提供监测据点,雨林之夜难忘终生。

明星动物

野象谷以亚洲象为核心明星,其中“然然”“西广”“羊妞”“小九”尤为瞩目。

大象“然然”

2005年,大象“然然”后腿被捕兽夹所伤,伤口感染濒死。经多年救治康复,成为野象谷明星,曾与英国威廉王子等名人合影。2019年9月21日,“然然”诞下健康小母象,体重68.2千克,见证生命奇迹。

大象“西广”

“西广”7岁遭毒贩投喂毒品控制运毒。2005年7月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获救,先后送至秦皇岛市与海南接受强制戒毒。2008年10月转入野象谷继续疗养,成功戒毒重生。

大象“羊妞”

“羊妞”为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救助的雌性小象,全球唯一哺乳期获救并存活超6岁的亚洲象。2022年8月12日世界大象日喜庆七岁生日。

大象“小九”

“小九”为人工象“平载”所生雌性小象,排行第九。2020年2月22日新冠疫情期间出生,40分钟即站立,象征希望与 resilience。

文化活动相关演出

每日上演歌舞迎宾、大象游行、雨林小剧场与大象学校课程。歌舞迎宾展现佤族风情;大象学校为中国首所,10头大象展示转呼啦圈、踢足球、绘画等技能,精彩纷呈。

世界大象日

每年8月12日世界大象日,野象谷举办公益活动如大象游行、象餐展示、摄影展与保护成果展,推动亚洲象科学认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其他活动开学第一课

每年9月推出自然课堂,由饲养员为中小学生讲述象群故事,涵盖破冰、救助象课堂、博物馆探索、雨林象餐等,沉浸式学习生态保护。

亚洲象课堂系列

全年开放,包括“与象同行”实地观察、“雨林工程师”生态解析、“自然侦探社”行为追踪、“救助象故事课堂”与“联合分解者”雨林探索,深度解锁亚洲象行为密码。

丛林课堂系列

夜探雨林体验,包含“微光森林(夜之瞳)”夜行动物观察、“我是谁的宝宝”鳞翅目昆虫学习、“小小栖息地改造者”生物多样性实践及“如何成为一棵大树”沟谷雨林认知,探险与教育并存。

体验型项目

全年可参与亚洲象饲养体验,如大象铲屎官、雨林牧象、大象医生、观测任务、叶拓画、彩绘小象等,亲手守护象群家园。

文创设计

野象谷推出环保象粪纸文创,如笔记本、团扇、床头灯与傣纸包。夏季限定子母象、雨林象等造型冰淇淋,6种口味引爆味蕾。

相关研究研究课题

2006年成立“亚洲象观察保护小组”,联合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等机构,开展亚洲象行为、病理与繁育研究。截至2020年,中心完成十项重点课题,涵盖诊疗、护理与种群管理。

研究结果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积累丰富救治经验,多项研究成果推动亚洲象保护实践与理论创新。

开发与保护保护

2002年起,野象谷与保护区及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合作,推广绿色理念,开展生态培训。2012年出版《绿色导游解说技巧》,提升团队环保素养。栈道定点解说员每日传播亚洲象知识与环保理念。

2008年以来,救助中心投入约5000万元,实施21次救护行动,救助23头伤困野象,包括“然然”“平平”“昆六”等,发表多篇科研论文。人工干预繁育8头小象,种群保护成效显著。

2013年12月列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构建“旅游活动影响监测系统”,涵盖游客、生物、社区、环境等七个子系统。2019年“旅游活动影响监测APP”上线,实现景区科学化管理。

开发

2005年,金孔雀集团投资3600万元改造高架走廊、表演场、博物馆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2008年3月,中国首个亚洲象主题博物馆开放。

2009年起推进软硬件升级,完成3000米地面游道、2060米索道与3000米高架走廊建设,深化亚洲象繁育、雨林观光、树上度假与徒步探险四大主题项目。

景区每年开展夏令营、冬令营与志愿者项目,2014年增设“画象屋”,2015年借英国威廉王子访谷之机,推出“大象王朝”“雨林牧象”等体验产品,促进人象深度互动。

重要事件重大事件

1993年,英国摄像师采用“陷井摄影”技术在谷内拍摄到清晰象群照片;2002年亚洲象繁育中心成立;2011年7月3日索道事故致1死3伤;2015年成为云南省首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景区;2016年起连续承办4届世界大象日活动;2020年3月勐养保护区16头野象北迁,2021年8月8日全员返回;2022年12月,环保组织就大象表演问题起诉景区。

影视拍摄所获荣誉

1997年入选“云南省11个优秀精品景点”;2005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斩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2013年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8年荣膺全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2019年入选第十二批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 >

Xishuangbanna Wild Elephant Valley.湄公河集团官网.2023-05-31

野象谷荣获“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称号!.西双版纳野象谷.2023-04-20

【视频】西双版纳野象谷:“象往的地方”打造暖心的服务.今日头条.2025-04-29

西双版纳国家公园野象谷景区简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4-20

旅游名镇,“象”往的地方——中国野象第一镇勐养欢迎您!.西双版纳发布.2023-04-20

我国首个亚洲象博物馆在西双版纳建成开放.中国政府网.2023-05-29

明星象“然然”喜诞七公主.西双版纳野象谷.2023-04-20

【大象日记】下台阶 怕怕. 西双版纳野象谷.2023-04-20

精彩回顾 | 8.12世界大象日,保护大象家园,坚持人象和谐!.西双版纳野象谷.2023-04-20

大象“小九”成长志.新华网.2023-05-30

我是亚洲象然然,来听听我和人类的故事.澎湃.2023-04-20

大象也戒毒|“戒毒象”西广背后的故事 蓝瘦 香菇.西双版纳报.2023-04-20

【开园公告】西双版纳野象谷10月21日恢复对外开放.西双版纳野象谷.2023-04-20

野象谷实时信息,现在正在进行的是佤族大型歌舞迎宾!.西双版纳野象谷.2023-04-20

发表评论

验证码